宁夏采取“科技赋能示范区建设 精准防控林业鼠害”新模式 为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5-06-12 来源: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有效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鼠害问题,宁夏森防总站通过建立鼠害综合防控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林草资源生态保护修复和鼠害防控科学化、系统化。近日,自治区森防总站联合甘肃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深入6个示范区开展技术指导,以科技赋能构建鼠害防治新模式,为“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提供支撑。

精准把脉:构建差异化防控体系

专家团队先后深入盐池、海原、隆德等鼠害高发区,通过实地勘察、数据采集和样本分析,将高原鼠害研究成果应用到全区鼠害防控,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防控方案。中部干旱带以地上鼠为主,具有暴发式增长特点,南部山区以鼢鼠为优势种,呈现局部聚集分布特征。基于这些特点,提出“分区施策”防控策略。在盐池县划分“药剂精准投放区”与“天敌调控区”,实现防控效率提升与生态成本降低的综合防控模式,在泾源、隆德等示范区实施“基于树种组成差异化用药”综合治理方案,做到一地一策、精准防控。

科技赋能:注入精准化科技手段

专家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更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演练”的方式,向基层技术人员推广精准防控技术手段。在盐池示范区,专家团队重点演示了鼠夹布设、监测防控技术。在海原县、西吉县等,则着重推广了药剂精准使用和精准投放规范。同时,团队还就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天敌保护利用等长效防控机制与当地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创新突破:推动防治模式转型升级

在此次开展的林草鼠害防控工作中,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综合防控体系,开创鼠害治理新模式。一是根据鼠害危害特点,构建无人机航拍中观巡查的鼠情预警体系,实现鼠害发生动态的实时感知和精准预警。二是推广应用生物不育剂、植物源驱避剂等绿色防控产品,配合猛禽招引、生态调控等生物防治手段,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建立“科研+基层”协同机制,通过“田间课堂”“技术包干”等方式,将先进技术直接输送到防治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