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平顶山市林业部门持续强化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地面防治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全力遏制病虫害的滋生与蔓延。近日,全市范围内再次启动森林病虫害地面防治专项行动,以科学防控、高效治理为目标,筑牢森林健康的“绿色屏障”。
一、科学部署,地面防治全面展开
近年来,平顶山市针对辖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防护林,河道防护林,重点廊道绿化区及森林公园等关键区域,系统推进地面防治工作。此次行动依托车载喷药机、无人机喷洒等设备,对病虫害高发区域实施精准药剂喷防。防治药物严格选用仿生制剂或植物源农药,确保“无公害防治率100%”,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人工喷洒与机械作业结合的方式,覆盖县乡通道、绿化带等不宜飞防区域,实现防治里程全覆盖。
二、强化应急能力,筑牢防控体系
在地面防治工作中,平顶山市注重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定期举办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演练,森防应急人员系统掌握灾害发现、信息报告、药剂喷防等流程,全面提升协调处置能力。演练中模拟病虫害爆发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操性,确保突发情况下能迅速、高效开展防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生态优先,多元防治手段并行
在技术手段上,平顶山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推行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策略。一方面,积极保护害虫天敌(如益虫、鸟类),利用自然食物链抑制害虫繁殖;另一方面,在化学防治中精准选药、科学配比,通过创新喷洒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副作用。此外,林业部门加强土壤与林木监测,根据病虫害动态调整防治策略,通过合理调控植被密度、引进天敌等方式,实现生态可持续治理。
四、科技赋能,提升防治效率
借助现代科技,平顶山市不断提升防治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无人机喷洒作业实现大面积快速覆盖,车载喷药机精准定位病虫害区域,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效率。同时,全市建立土壤与林木监测网络,定期检测病虫害风险点位,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警,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五、全民参与,共护绿色家园
防治工作离不开社会支持。平顶山市通过宣传引导,增强市民生态保护意识。在防治作业期间,相关部门提醒市民注意避让喷洒区域、管理宠物、关闭门窗等,避免药物接触。同时,鼓励群众监督病虫害动态,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防治格局。
通过持续的地面防治与综合管控,平顶山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效显著,重点区域林木健康得到有力保障。未来,平顶山市将继续优化防治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跨部门协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