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的发生与蔓延,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自6月15日起,江苏省盐城市抢抓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3-4龄期的防治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各县(市、区)相继启动第一代美国白蛾飞机施药防治工作,预计全市飞防面积约 36 万亩次(其中无人机防治面积约2.6万亩次)。截至6月20日,全市已完成飞防面积约16万亩次。后续,盐城市将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和天气情况,继续组织开展美国白蛾飞机施药防治作业。
飞防前,全市积极开展虫情调查工作,科学预测发生分布和危害情况,并依据《2025年度盐城市美国白蛾防治方案》,明确重点防控区域、最佳防治窗口期及安全应急预案等。同时,各地提前开展 “避让区” 专项摸排,对飞防区域内的蜜蜂、土元、蚕桑、豆虫、虾蟹、蝎子、蛇等蜕皮脱壳类特种养殖产业,以及对农药残留敏感的种植、养殖基地进行全面登记上报,同步指导养殖户采取避险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次生灾害发生,保障飞防作业安全高效。
在飞防作业基础上,全市按照 “主防第一代、查防第二代、补防第三代” 策略,在做好飞防效果监测的同时,对不适宜飞防区域和可能存在的遗漏区域,严格对照《2025年度盐城市美国白蛾防治方案》要求,落实人员、物资、措施、责任,采取地面施药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确保 “应防尽防”,切实遏制美国白蛾扩散蔓延。
下一步,盐城市将坚持 “监测 + 防治” 结合模式,持续开展虫情监测,为飞防与地面防治协同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参与虫情监测,共同筑牢林业生态安全网,全力保障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