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承担实施的《“三北”工程区域草原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现场查定。该项目于2024年8月正式启动,主要建设内容为:在“三北”工程区草原区域推广绿色防控技术3项,建立推广示范基地3处(印楝素防治蝗虫推广示范基地1处,绿僵菌防治蝗虫推广示范基地1处,牧鸡治蝗示范基地1处),示范推广20000亩,其中生物药剂推广5000亩,植物源药剂推广5000亩、牧鸡治蝗10000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联合古浪县草原站、山丹县草原站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项目实施。古浪项目区,采用“牧鸡治蝗”技术进行防治,项目选用适宜散养的传统土鸡——“红瑶”作为牧鸡品种,并通过疫病防控及驯化,有效提升了鸡群的野外生存能力和捕食能力。同时,建立了“鸡群轮牧”机制,将项目区草场科学划分为20个动态放牧区,既实现了对蝗虫的防控,又保障了草场的有效恢复。按照项目方案,今年将在古浪县建成“牧鸡治蝗”核心示范区10000亩,投放牧鸡2500只,目前投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山丹县项目区于2025年6月开展绿色药剂防治推广,完成生物药剂绿僵菌推广5000亩、植物源药剂印楝素推广5000亩,共计完成10000亩草原蝗虫防治推广示范任务,筛选出适宜在河西地区蝗虫防治的绿色药剂2~3种。项目完成后,建成2个蝗虫绿色防控推广示范基地,项目区虫口密度降低至10头/平方米以下,草原生态得以有效恢复。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邀请专家对项目区进行了现场查定,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山丹县10000亩绿色药剂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和古浪县10000亩牧鸡治蝗示范基地建设,实现了项目区主要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10%和无公害防治率100%的目标,项目配套开展了技术培训2期10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000份,完成了6种绿色药剂的筛选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草原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专家组也对项目后续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项目团队进一步加强技术集成与优化,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
下一步,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将继续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目标全面实现,为“三北”工程区域草原虫害防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