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8-10月,内蒙古自治区着力聚焦松林资源安全,坚持 “全面排查、精准监测、不留死角” 原则,以沙戈荒风电基地、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公路铁路通信线路沿线、工业园区、木材集散地以及毗邻疫区等高风险区域为重点,精心组织各盟市对辖区内 103 个旗县的 2792 万亩松林、204124 个小班展开普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累计调查濒死、枯死松树 35396 株,完成取样 1682 株,经检测鉴定,所有样本均未检出松材线虫,继续保持 “零疫情” 成果,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一是全面安排部署。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及时印发《内蒙古自治区 2025 年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要点》,安排部署全区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工作。各盟市林业和草原局制定松材线虫病专项普查方案,细化普查内容,明确普查时间,指导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盟市、旗县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或技术指导小组,明确层级责任,推动责任落实落细。通辽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林草局成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督促旗县将责任层层压实到乡镇村屯、落实到护林员。
三是狠抓普查进度。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总站通过 “日监控、周调度、月督促” 机制,适时掌握全区普查进展,确保普查工作按时完成。呼伦贝尔市林草局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辽市、包头市林草局也同步加强进度管理和抽查审核,确保普查工作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
四是纳入督导考核。兴安盟林草局成立由盟林草局副局长带队的督导组,深入旗县林业局开展督导;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林草局领导小组或技术小组不定期实地督查,确保指导全覆盖;乌兰察布市将普查成效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包头市实行 “包片负责” 模式及市委监控目标 “4+1” 考核机制,确保普查工作全程可追溯。
此次普查的顺利完成,为松材线虫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将对普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强化风险隐患研判,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持续筑牢森林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