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强根基,汲取力量再出发——场圃处、桦林背林场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5-07-14 来源:场圃处
【字体: 打印本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7月3日,场圃处党支部与大同市桦林背林场党支部赴全国水土保持发源地——大同市阳高县大泉山水土保持展览馆,联合开展“党建联建强根基 汲取力量再出发”主题联学共建活动。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党性教育和业务对标三个环节,实现思想淬炼与专业提升的双效合一。

历史寻根:感悟治山治水的精神密码

全体党员走进展览馆,通过200余件历史图片、治沙工具和实景模型,系统学习1955年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看,大泉山变了样子!”背后的治理智慧。从“坡沟兼治”技术体系到“八连环”治理模式,从光秃荒山到绿荫覆盖的生态奇迹,集中展现了科学治理与艰苦奋斗相结合的实践品格。展览馆内一组组对比数据,清晰呈现了水土保持对粮食增产、生态改善的显著成效,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具象可感。

誓言铮铮: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红色动能

在纪念馆党旗前,两个党支部的9名党员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与馆内陈列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手稿、劳动模范奖章相互映照,展现了历史传承与当代实践的深刻联系。党员代表在交流中表示:“要从大泉山经验中汲取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将水土保持的生态实践转化为坚守初心的政治自觉”。

实践转化:书写新时代绿色答卷

在研讨交流环节,双方党支部围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展开深入讨论。桦林背林场党员代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点具体举措:一是传承大泉山创新精神,提升造林技术水平;二是弘扬艰苦奋斗作风,突破困难立地绿化瓶颈;三是践行系统治理理念,优化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场圃处党支部党员结合大泉山治理经验,提出要推进“三个提升”:一是提升规划设计科学性,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思维;二是提升技术创新性,在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突破;三是提升服务实效性,通过下沉调研精准对接基层需求。

时值毛泽东同志为大泉山题词70周年,‌此次活动使全体党员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批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并‌深化了对水土保持历史传承的认识,为新时代林草事业发展凝聚了奋进力量。大家一致表示,将以大泉山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精进专业素养,锤炼务实作风,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马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