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起,受冷空气大风的影响,我国西北大部已出现沙尘天气过程,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发生沙尘暴天气,新疆巴音郭楞州若羌县、甘肃张掖等地发生强沙尘暴。
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此次沙尘天气分为两个阶段,19—21日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新疆南疆盆地,源地主要沙化土地类型为流动沙地和戈壁,涉及新疆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州、和田地区。21—22日沙尘天气主要受气旋底部偏西大风影响,此时沙尘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南部,经内蒙古西部偏北地区补充加强,在偏西气流引导下传输至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上游沙尘将逐渐向华北中北部地区输送。受上游沙尘影响,21日夜间至22日白天,北京地区以扬沙或浮尘天气为主, PM10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
本次沙尘天气的形成,一是由于冷空气产生的风力较大,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二是2月下旬到3月上旬蒙古国和西北地区等沙源地气温偏高,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提供了热力条件;三是3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沙源地大范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
针对此情况,我院启动了24小时连续动态监测,第一时间通过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工作群、局网站等向北方相关省区林草部门发送沙尘暴蓝色、黄色预警。我院将继续采取卫星遥感监测、地面观测、信息员上报实地信息等多种手段予以密切关注,并和气象部门适时做好会商研判,提前提醒相关地区林草部门及时关注当地中短期天气预报,提早做好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的相关准备。(孔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