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4日,2023年荒漠化防治技术与实践国际研修班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来自巴基斯坦、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的20名国际学员和近50名宁夏林草部门技术人员参加了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举办。邀请了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所从事一线荒漠化防治的专家学者,全方位多角度与大家分享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方面成熟的治理方法和路径。期间,将课堂搬到了白芨滩毛乌素沙地和沙坡头区沙地治沙工程现场,开展了生动地实践教学。
与前几期培训班不同的是,此次恰逢第六届中阿博览会的举行,研修班学员借此机会参加了第五届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约翰斯•罗斯•穆莱索•哈里卡受邀围绕加快荒漠化防治,推动可持续发展发表主题演讲。与会中外专家认为,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坚定力量。在荒漠化防治经验分享与技术成果专场推介国际研讨会上,在听取来自北京、新疆、宁夏的专家分别分享生物降解沙障绿色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稀疏经济作物支架型地下根际灌溉技术、干旱区“绿色长城”建设技术、基于水分平衡的造林种草固沙技术等关键技术成果推介之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技和创新项目秘书处科技创新项目负责人约翰斯•罗斯•穆莱索•哈里卡、阿盟环境和气象事务部外交官艾哈迈德·努里、巴勒斯坦农业部培训与发展司技术部门主任费拉斯·贝利亚、黎巴嫩农业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业务协调中心官员侯赛因·纳斯鲁拉等国际学员纷纷认为,以中阿博览会为平台,以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为手段,深化中阿国家间荒漠化防治经验的互学互鉴,加强信息交流和载体共建,是务实高效强化中阿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的重要方向。阿尔及利亚森林总局首席森林巡视员马哈茂德·冯杜奇、叙利亚共和国地方行政和环境部官员拉娜·杰比尔等,高度赞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国际履约处处长王骅介绍的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的成立,他们殷切希望该中心在整合中阿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推动中阿双方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促进中阿国家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治理理念和实践创新,为实现全球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和2040年土地退化减少50%目标作出贡献。
约翰斯•罗斯•穆莱索•哈里卡先生说:“通过这次研修班,我们看到了宁夏是一座生态城、友好城,同时还是一座智能城,我们汇聚在这里凝聚智慧,共同努力实现全球零荒漠化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研修班期间,我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关于荒漠化防治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会将这些知识带回去,希望日后可以继续加强沟通,获取更多的知识。”来自尼日利亚的奥诺里奥德•约翰逊•伊曼纽尔受访说道。
此次研修班,除专家学者授课外,全体学员也都分别交流了各自国家在防治荒漠化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学员们表示,中国在荒漠化防治上取得显著成效,将不可能的事情变为了可能,会把在这里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造福自己的国家。同时也希望借助国际荒漠化防治知识管理中心这个平台,进一步共享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推进知识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项目合作,让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底色,推进可持续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