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建设 > 国土绿化
河北省张家口市多措并举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内容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 2024-07-0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河北省张家口市多措并举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河北省张家口市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构筑环京津生态屏障,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四个监测周期实现缩减,在全省减幅最高,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已由沙尘暴加强区转变为阻滞区。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报告,该市沙化土地治理成效位列全省第一。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做优生态本底。一是坚持项目引领,保护修复同步推进。聚焦防沙治沙重点领域,高质量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基本草原优化调整,扎实开展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1534万亩,治理退化草原158.57万亩。二是坚持综合施策,扩模提质协同发力坚持栽护并行基本原则,优选适地易成活树种,结合立地、气候、土质条件,坚持地域和选种相结合,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5处省级森林公园16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6个三是坚持科学布局,线面结合构建体系。围绕“一核、两沿、三环、四带”整体布局,打造形成沿冀蒙边界防风阻沙防护林、沿坝水源涵养防护林、农田牧场防护林网、沿河沿路防护林、浅山丘陵水保经济林以及深山区水源涵养防护林等为骨干的生态防护体系框架,防风固沙成效逐步突显

、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价值。一是坚持逐绿而行,以项目带动林草发展紧盯国家林草发展新形势,聚焦超长期国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和省林草项目等重点投资方向,开展项目谋划,依托酸枣和柏树果等资源发展“枣+果”产业,稳步拓展经济林规模和质量,在防沙治沙的同时实现林草产业总产值71.14亿元。二是坚持产业融合,以市场反哺生态建设。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林草资源,完善林草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在阳原县东井集镇益丰农业开展种养多重经营模式试点,通过造林绿化、畜牧养殖有效结合,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坚持绿富双赢,以生态拓宽致富路径。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企业牵引带动,合作组织和林农参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在沽源县马鬃山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试点,完成观赏林木和育苗5518亩,完成药材、苜蓿种植2650亩,厚植绿色资源的同时,带动周边120户建档户实现稳定增收。

三、探索开发林业碳汇,释放生态红利。一是坚持深挖价值,增加绿色“含金量”。充分利用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发挥碳交易在生态价值转换、绿色金融等方面作用,与国泰君安等公司合作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模式,持续深耕碳交易、碳金融绿色低碳产业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双碳“1+N”政策体系,推动气候友好型、绿色低碳项目创新突破、落地转化二是坚持率先垂范,争当降碳“先锋军”。借力北京冬奥会举办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机遇,通过产业绿色转型、林草湿地固碳等举措,打造林业碳汇“碳中和”示范,成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圆满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碳中和任务,向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捐赠林业碳汇量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低碳冬奥赛区建设成功纳入生态环境部低碳典型案例。三是坚持有序推进,占领行业“新高地”。以市级开发平台为依托,完成与各县区政府项目开发合作协议签署与完善,开展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19个县区合作协议签订,为后续碳汇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全力推动碳汇项目开发提质提效。

四、深入推进林(草)长制,压实治理责任。一是高位推动下真功,多管齐下压实责任。持续完善管护机制,压实各级林(草)长责任,完善市县两级林(草)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各项功能,推进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政策、服务、监管全覆盖,实现防沙治沙工作一体化推进。二是创新机制出真招,部门协作履职尽责。创新推动“林(草)长+检察长+警长+河湖长+护林(草)员+执法人员+技术员”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实现多部门协作联动,打造形成司法监督、行政履职、技术保障同向发力新格局三是问题导向见实效,上下合力紧抓落实。制定印发《2024年度林(草)长制工作要点》,对国土绿化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解决林保护中存在的理念淡化、职责虚化、举措弱化的问题不断推动林(草)长制工作发挥实效,确保防沙治沙工作有序推进

(来源 张家口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