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天水市围绕“一带三廊四区多点”生态建设布局,大力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10大重点工程,推进渭河、藉河、牛头河沿线等8大重点区域深度绿化。三年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0.87万亩、退化林修复39.97万亩、封山育林21.4万亩、森林抚育11.56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35.16万亩,全面推进市域内沿黄干支流、左右岸科学深度绿化全覆盖。
一是坚持科学植“绿”,生态建设增量提质。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在立地条件好、水热条件优的地块优先栽植乡土珍贵树种,培育优质健康稳定森林。
二是结合草原健康情况评估,推进草原修复治理空间摸底评估。加强草原项目区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监管,切实发挥草原生态修复成效。
三是强化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有害生物灾害防控,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四是齐心协力开展造林绿化适宜性评估,统筹森林城市创建、城区面山扩绿提质和全民义务植树等多种方式,依托“双重”项目,着力加强新造林管护和封山育林,完善国土绿化管护制度和投入政策,提高成林率。(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