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建设 > 改革创新
科技赋能三北防护林工程--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提交“绿色答卷”
内容来源:甘肃省林草局 2025-02-2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科技人员不断探索干旱造林技术,采用因地制宜、天然植被保护与人工植被重建的研发思路,在干旱造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三北防护林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一是集流整地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在径流林业和干旱造林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组合应用单坡式、双坡式、扇形、V字形、鱼鳞坑、人工建造径流面等多种集流整地模式,与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因地制宜的造林理念高度契合。二是节水补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总结出树穴蓄水保墒、集流补水保墒、插管灌根、植物护根、保水剂应用等集水补水技术,有效提高了干旱区造林的成活率,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在节水灌溉设施应用方面的探索不谋而合。三是干旱造林树种选择更加精准。筛选出耐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的侧柏、柠条、文冠果、沙冬青、柽柳、白刺等耐旱树种,总结出多材料覆盖以及卡式造林改良等造林技术,使干旱区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四是植被恢复行业标准取得实绩。《黄土高原小流域植被恢复技术规程》已于202341日颁布实施,并在兰州市南北两山及其他干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成果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五是造林绿化成效日渐显现。栽植各类抗旱性强、适应性好的苗木36万余株,累计营建及改造林地面积3200亩,绿化率从原来25%提高到72.27%,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1600亩,已将往日的荒山枯岭逐渐披上新绿衣裳,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生态恢复树立了典范。

经过四十年的不懈努力,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工程化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子,并总结出在无灌溉条件下采用“三水”造林的科学模式,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干旱造林探索出了新方法,积累了成功经验,下一步,省林业科技推广站将在乡土植物选择、造林技术和管护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植被恢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深入推进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 来源:甘肃省林业科技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