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在临汾机场举行固定翼巡航首飞仪式,标志着吕梁林区进入"航空巡护"新时代。此次首飞由吕梁林局联合临汾机场、诺翼通航共同实施,是山西省生态保护领域的重要突破。
首飞仪式上,一架搭载先进监测设备的固定翼飞机腾空而起,执行了为期3小时的林区边界巡查和重点火险区监测任务。据悉,该飞机具备单次巡航3小时、覆盖300平方公里的能力,全年计划巡航总时长将达到1000小时,在森林防火特险期还将大幅增加巡护频次。
"这是我省首次将固定翼飞机常态化应用于林区巡护。"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在仪式上介绍,"通过与现有的100余架无人机、地面管护员和卫星遥感系统协同配合,我们构建起了完整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作为山西省"生态脊梁"和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吕梁山生态地位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林区主要依靠人工徒步、地面瞭望等传统巡护方式,存在覆盖范围有限、响应时效不足等问题。新投入的固定翼巡航系统将有效解决这些难题,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的智能化升级。
专家表示,巡航获取的高精度影像与实时数据将服务于森林防火预警、病虫害监测、营林生产规划等核心业务,推动资源保护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转型。吕梁林局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林区防火预警和病虫害监测能力,更探索出低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国林草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山西经验"。(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