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三北动态
博州以四个“抓手”为引擎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筑牢生态屏障
内容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 2025-10-2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http://www.forestry.gov.cn/sbj.html


 

近年来,博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从规划到管理,实现一体化发展。

一是抓机制闭环管理,夯实项目建设根基聚焦我州所处的“三北”工程协同推进区,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紧盯重点任务,扎实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制定长效机制为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推进,定印发《自治州林草局规范和加强国土绿化项目全流程全要素管理工作指南》《自治州实施2025年“两重”建设项目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保障文件从地块选择、造林设计,到落地上图、林木种苗供应、供水保障及栽植等各个环节,全过程、全要素闭环式监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量。精准培训赋能。提升国土绿化方面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水,邀请自治区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专家来博开展造林绿化落地上图和造林质量检查验收专题培训,全州共计100余人参加。为全面实行“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造林绿化任务,提供技术保障。加强规划引领。2025年启动新“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历经“四审四下”,新“三北”工程六期项目可研报告(2025-2028年)经国家林草局等部委审核通过,州发改委已下达批复,概算总投资5.36亿元,建设总规模121.03万亩,其中营造林及工程治沙15.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05.23万亩。

二是抓水资源高效利用,破解灌溉保障难题。通过错峰保灌、引洪灌溉,实现生态灌溉与水资源效益双赢闲水活用错峰保灌。督促实自治州林木灌溉水费减免政策新栽防护林第一年免收定额内水费,对林地秋冬灌和春灌用水部分予以减免。用足用好春秋两季灌溉闲水浇灌林木,4月份全州完成苗木灌溉18.66万亩,单次灌溉水量控制在25-30m³/亩,与农业错峰灌溉,确保林木足量灌溉全覆盖,有序浇足浇透林地安全引洪精准灌溉。联合水利部门印发《自治州洪水资源利用工作方案》,深入乡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以乡镇场为单元,制定了引洪灌溉农田防护林基本情况统计表。由县市各乡镇水管所、林业站共同摸底调查,围绕洪水资源可利用区域,针对引洪区现有农田防护林和灌溉渠系,在不新增专项水利工程前提下,因势利导,量力而行,修修补补。按照干、支、斗渠以及可利用的自然沟(代替干渠)、土渠(代替斗渠)情况,将各类渠按正常使用,需要疏通、恢复等分别统计分析,摸排符合引洪灌溉林地面积达8.12万亩。同时,各乡镇“挂图作战”,制作引洪灌溉示意图及组织领导架构图,构建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便于实际操作。

三是抓种苗质量管控,筑牢造林品质防线。坚持不懈抓好林木种苗供应“五统一”,以县市为单元采购苗木,统一招标、统一检验、统一付款、统一调配、统一栽植,确保资金支付进度和使用效益。强化技术护航针对2025年博州“三北”工程林木种苗355.13万株(乔木266.23万株,灌木88.9万株)的需求,积极推行“以需定产、订单育苗、就近育苗”模式,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的通知》《博州2025年度林木种苗质量抽检工作方案》,培训县市种苗业务骨干及苗圃、企业、合作社人员共计40余人,规范种苗全流程管理。严格监督检查。将关口前移至苗圃,严格查验苗木标签、检验证书和植物检疫证书,确保苗木质量等级达到Ⅱ级以上,质量合格率达95%以上,良种使用率75%以上,顺利通过3自治区抽检,为造林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抓管护常态长效,提升生态防护效能。以林长制为统领,以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七项措施为重点,2024年完成人工造乔木林0.5万亩、人工造灌木林1.5万亩、退化林修复5.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确保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发挥好林长制“指挥棒”作用结合实际印发《加强人工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将“强化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纳入自治州林长令和工作要点,县乡村三级林长上半年巡林2708次,发现问题2551个,问题整改率100%,聘用生态护林员205名各县市划分832个网格实现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三分造林、七分管护”。鼓励做好防护强化畜群管理鼓励有条件区域统筹资金配置围栏、铁丝网等管护设施,有效防止人为活动影响和牲畜破坏林木。指导各县市加强放牧管理,落实划片放牧、跟群放牧制度,在农田防护林放牧,严格遵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加强畜群管理,防止牲畜对农田防护林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