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全球发展倡议下亚太地区社区林业推动农村减贫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来自老挝、泰国、巴基斯坦、汤加、所罗门群岛等6个国家37名林业官员围绕生态减贫、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认证、林农生计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学习与交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社区林业是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通过发展社区林业提升农村生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农村人口比重高、森林资源丰富,探索以社区林业推动减贫的模式,对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修班的举办,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减贫合作的具体行动。
本次研修班旨在搭建一个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学员们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社区林业推动农村减贫的理论与实践,并赴广西桂林就当地在生态旅游、乡村振兴建设、多元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现场教学。
来自巴基斯坦的林业官员Sajid Nadeem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亲身了解到中国社区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国集体林权制度赋予当地社区权责利统一的实践成果令人赞叹。我会将中国社区林业、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带回我的国家。”
来自汤加的林业官员Heimuli Likiafu说“虽然这是我第八次来中国,但每次来都会看到新变化,学到新理念,获得新启发。这次到桂林实地考察让我大开眼界,我看到当地生态旅游做得如此出色,多元产业也如此成功。没想到一颗桂花树也能延伸出那么多的产品,中国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此次研修班,为讲好中国生态减贫故事,促进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交流社区林业推动农村减贫的经验及挑战,搭建起了国际合作平台。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徐谭,通讯员澹台林琳)
来源于:《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