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兴安岭腹地,松涛阵阵,新苗吐翠,一片盎然生机。近年来,大兴安岭集团韩家园林业局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增优、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绘就出一幅“绿富同兴”的生态画卷。目前,全局森林覆盖率达78.39%,活立木蓄积量超4999万立方米,生态根基日益夯实。
生态修复,织密北疆林海“防护网”。林业局通过创新构建“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与“三级包保”跟班作业制度,推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修复提质增效。2021以来,累计完成森林抚育、人工造林等超百万亩,培育苗木千万余株;病虫害普查覆盖数百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保持90%以上。
科技赋能,激活智慧营林“新引擎”。从育苗车间的现代化生产,到智能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转,科技正融入营林全程。林业局依托“技术赋能+科学指导+应急保障”三维模式,创新打造森林经营“一张图”网络云平台,实现10个林场林地数据的时共享与精准管理;设立研究试点科学监测苗木成活率的内在因素;建设348平方米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储备库,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绿富同兴,铺就职工增收“幸福路”。林业局将营林生产作为职工增收的重要渠道,严格执行任务分配“三制”制度。累计安置职工千余人,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同时推进林业碳汇项目储备,完成9.2万公顷森林经营碳汇文本编制。创新“职工捐资+苗圃生产”义务植树模式,栽植樟子松等树种3万余株,年种植花卉12万余株。如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78%,“山上增量、身边增绿”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博物传情,厚植绿色发展“文化根”。走进生态展厅,56种89件老物件无声讲述往昔营林故事;300余份植物标本勾勒出林区生态图谱。编纂完成的《韩家园植物志》,系统收录本土植物资源,成为珍贵的生态档案与守护家园的精神纽带。林业局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宣教,为生态保护注入持久文化动力,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康志鹏 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