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漠河广袤的寒温带林区,滑子菇正成为激活林下经济的“核心引擎”。今年以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将其培育为林下经济的“拳头”产品,小小菌菇撑起了职工增收的“致富伞”,更成为了撬动产业提质升级的“金钥匙”。
漠河林业局古莲、前哨两大食用菌基地总面积12公顷,基地内175栋大棚整齐排布,棚内菌袋有序码放,金黄的滑子菇从菌袋中探出头来,清新菌香弥漫其间,尽显规模化种植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既是优质菌种的“培育摇篮”,也是高效栽培新技术的“试验田”,以扎实的技术积累为食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的硬核支撑。从原料配比对标到灭菌接种实操,专业技术员全程精准把控,先进智能设备的引入更让生产效率实现质的飞跃。通过与地区农科院的深度协作,持续为栽培环节注入科技动能,推动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滑子菇不用愁销路,管护到位就能挣钱,这比啥都实在。”职工的朴实话语,道出了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滑子菇的“走红”源于市场的持续青睐。凭借鲜美的口感与丰富的营养,其市场需求常年旺盛,订单量持续增长,产品供不应求,各地经销商纷纷慕名而至。2025年,漠河林业局计划栽培滑子菇160万袋,占全局食用菌栽培总量的近八成。截至目前,已完成150万袋,预计可实现产值400余万元,产业推进成效显著。
随着产业规模持续扩容,滑子菇产业链延伸已提上日程,深加工产品开发规划正稳步推进。这一特色产业正循着“种得好、卖得好、能挣钱”的路径稳步前行,为漠河林业局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黄珊 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