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0年 > 动态

新时代,我们怎样义务植树?
——全国政协“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综述

2021-04-0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40年来,全民义务植树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正值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春季造林季,3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了一场以“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为主题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2位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机关和北京、湖南、广东4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方式发言,近200位委员在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共同为义务植树如何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完善政策法规 健全体制机制

1982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有效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但历经40年,全民义务植树的目标任务、功能作用、实现形式、组织形式和参与途径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副主席潘明认为,《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需要尽快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提高管理水平,形成新时代推进全民义务植树的法规制度体系。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认为,当前义务植树的组织机构还不完善,越到基层力量越弱化,很多工作难以落实。他建议,应强化各级政府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园林绿化部门应有专门负责义务植树的机构和专职人员。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君武和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马全林两位全国政协委员都关注义务植树经费不足的问题。

杨君武说,义务植树财政投入严重不足,社会捐赠金额有限,远不能覆盖相应义务植树成本。他建议,地方政府将义务植树基本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专款专用;中央财政向义务植树综合成效好的地方实行适量奖补,同时探索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企业参与义务植树行动。

马全林建议,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义务植树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异地植树等方式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西部地区造林的绿化。

财政部回应,2021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林业草原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护、生态护林员等政策实施。地方可以在政策框架内,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义务植树相关投入力度,对成效好的地区给予奖励。

国家林草局表示,将聚焦完善优化顶层设计,组织修订《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创新工作理念、尽责形式、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落实《森林法》和林长制要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特别是要加强各级绿委办力量。办好义务植树网和公众号,建设一批义务植树基地,方便公众尽责。充分发挥中国绿化基金会等社团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义务植树。

创新尽责形式 推进提质增效

“义务植树也要讲科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学院院长周剑平认为,义务植树要综合考虑小环境、地下水位、降雨量和地质地貌等因素,坚持适地适树。同时要以近自然方式进行种树,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

每到植树季,很多城市面临义务植树“找地难”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在武汉市的百步亭社区绿色驿站现场连线。他介绍,武汉市把义务植树的尽责场所搬进了社区,目前已建成社区绿色驿站100个,今年计划再增加100个。

徐旭东认为,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等生态场所优势和潜力,能解决城镇居民义务植树“找地难”问题,也能让群众就近就便尽责。

周剑平委员还建议,义务植树要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可城乡结队植树,一起尽责。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节目主持人汪涵介绍了湖南娄底“联村建绿”的经验,认为可以推广。

委员们十分关注创新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目前我国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等8类50多种。汪涵说:“很多市民只对植树积极性高,对其他尽责形式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不高。”

委员们认为,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的作用,设立义务植树网络平台,实现义务植树网络化、便捷化。

汪涵和福建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龙岩市委主委、福建省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温永认为,要完善义务植树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国家林草局表示,将建立义务植树全国“一张图”网络管理平台,推出一批网络尽责项目。改变过去有什么种什么的做法,因地制宜开展造林绿化。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做好植树技术辅导,推广种养结合的尽责方式。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将研究建立激励机制,将义务植树与新增绿地建设、庭院绿化美化、屋顶花园建设、阳台美化等相结合,让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城市居民新时尚。

深化宣传引导,助力“碳中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宋合意建议,要加强全民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宣传。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墨西哥原大使邱小琪建议,要加强全民义务植树的对外宣传,深挖通融中外的共理共鸣共情之处,讲好全民义务植树的中国故事。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和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两位全国政协委员都关注碳达峰、碳中和与义务植树的有机结合问题。

鲁修禄建议,建立融合碳达峰碳中和主题的义务植树科教基地,宣传义务植树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应就义务植树进行统筹谋划,鼓励企业开展义务植树或购买森林碳汇项目抵消其碳排放。

刘木华视频连线时,正在江西上饶鸡公山的一片中国邮政马家柚种植基地。中国邮政集团自2018年起组织各级邮政企业、全体邮政员工参与义务植树,累计建设植树基地164个,植树近16万株。

他认为,国有企业应围绕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自觉参与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行动,助力增加碳吸收、抵减企业自身碳排放。

根据专家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立方米,可吸收1.83吨二氧化碳。委员们认为,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义务植树是消除个人碳足迹的有效方式。

国家林草局表示,要挖掘义务植树潜力,提升对国土绿化的贡献率。弘扬和培育生态文化,让公众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大政府生态补偿力度,对造林贡献多的地方给予更多的转移支付。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企业购买碳汇额度,抵减碳排放。(记者迟诚)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