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国家卓越工程师徐先英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4-03-25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1月19日,北京,最高气温只有零摄氏度。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徐先英走出人民大会堂。这个身高一米八的西北汉子,手里捧着一本红彤彤的证书。封面上烫金印着大大的国徽,“国家卓越工程师”七个大字格外耀眼。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师领域的最高荣誉。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这是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我国重大工程不胜枚举,为之奉献的“功臣”何止千千万万?首次只有81位翘楚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足见这一荣誉多么珍贵。

从建筑、能源与化工领域到装备制造领域,从信息电子领域到农医环境领域……受表彰的国家卓越工程师们覆盖了众多工程领域。徐先英能作为林草行业和治沙界的优秀代表跻身其中,实属不易。

获奖后的徐先英说:“站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上,心情非常激动。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知道,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全体治沙人的荣誉。”

崇高的事业在沙漠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是我国沙漠分布面积大且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1963年,徐先英出生在甘肃民勤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庄。他从小就知道,民勤受到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的“夹击”,是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四大发源地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民勤风沙肆虐,不断向庄稼地和村庄侵袭。

1985年,他从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毕业后,便就职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从那时起,治沙就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天天风里来,年年沙里走。整日在沙海里摸爬滚打的他,越来越认识到,治沙不仅仅是种树、固沙那么简单,更是一项需要科技、创新和持之以恒的系统工程。

尽管工作很忙,但他还是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2000年,徐先英考入了北京林业大学,用3年时间在职攻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他仍然不满足,又考取了北林大的博士研究生。戴上博士帽后,他并没有认为已经大功告成,而是下定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要在治沙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在他的心目中,治沙不仅是工作,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最好的论文在沙地

徐先英主持完成了30多项科研项目,多次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获授权专利22项,研发防风固沙技术与模式17项,研制新型治沙装备90多台(套),筛选出抗逆性沙地造林树种4个,推广治沙技术面积20多万亩。

1986年,徐先英参加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盐渍化沙地适生树种选择及抗逆性造林技术研究”。试验地设在白茫茫的盐碱滩地上,自然条件严酷。为了筛选出适合盐渍化沙地种植的树种,他两赴新疆,在冰天雪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采集2万多株插条。在茫茫沙海之中,布置造林试验,观测苗木生长状况,测定植物抗风蚀沙埋性能。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徐先英带领团队终于成功地筛选出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甘肃柽柳、短穗柽柳等适合当地造林的树种。这个项目获得了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早期的治沙,普遍采用“人拉肩扛”的压沙模式,不但费力费时,效率也很难保证。沙漠破碎的地形、松软的干沙,一度成为机械治沙压沙“卡脖子”的难题。

“一定要想方设法,研制出小巧便捷、沙区老百姓用得起的机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反复试验,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治沙装备,破解了“卡脖子”的难题,生产出第一批小型手扶式沙障机和流沙地灌木快速栽苗装置。 

这台治沙路上的“神器”,解决了在流沙地里栽植灌木的过程中苗木窝根严重和开坑困难难题,显著提升了沙生灌木的栽植速度和苗木成活率。其工作效率是人工的6倍。每亩地能节省超过250元的压沙成本,显著降低了群众的劳作强度。

迄今为止,他和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型铺草压沙机,并已更新至第5代,在甘肃河西地区和内蒙古、青海等沙区治理工程区广泛应用。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徐先英和团队又创建了“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为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科学治沙提供了示范样板,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类似区域治沙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应用这一技术,风沙口治理3年后,风沙流越过治理带后的风速较带前降低42.9%—83.1%,平均输沙量降到带前的0.14%。

为解决草地沙化导致的黄河源区草地植被退化、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等问题,他和团队研发出了高寒草地沙化防治技术,解决了黄河首曲高寒草地沙化防治的近自然修复关键问题。该技术在黄河源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地草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草场生产力提高20%—30%。

无悔的岁月在沙区

除了项目的带动和钻研,徐先英和团队还把甘肃的治沙故事讲给世界听,先后培养了76个国家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及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荒漠化防治提供了新装备、新模式以及新技术。

下农村,跑野外,测数据,写报告,38年间,徐先英几乎把实验室和办公桌都“搬到”了治沙一线。

沙区一位70多岁的张大爷说:“你们这种吃苦耐劳、为民办事的精神,我老汉相当敬佩。”在一次项目结束后,当地农民放着鞭炮,为他们送来感谢的锦旗。

徐先英曾任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但不管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研究治沙都是他的头等大事。在与沙为伴的38年里,他从来没有动过改行的心思。他说:“做事就要坚持到底,我的事业就在这片沙漠里。”

常年生活工作在风沙中,吃的沙子多了,对他的肺也有一定影响。工作了这么多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长期工作,很少陪伴家人和孩子,对女儿教育也亏欠了很多。

年满六旬的徐先英虽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还会继续为治沙事业发光、发热。(铁铮)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