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复文 > 提案复文

“关于提升我国森林碳汇能力,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提案”复文(2022年第02362号(资源环境类180号))

2023-01-30   来源:办公室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一、加大森林碳汇研究支持力度

  我局围绕“林草碳中和愿景实现目标战略研究”,正在开展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及对策、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与方法集成、林草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碳中和木竹替代可行性等4个方面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同时,科技部已在“十四五”国家科技计划“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中布局相关研究。“十四五”期间,我局还将对林草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技术,林草碳汇形成机制、多尺度林草碳汇计量与核算方法、国家林草碳计量体系构建等方面开展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战略需求。

  二、增加森林经营投入

  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规划落实。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经营理念和技术,持续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全国森林经营试点等,探索开展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珍贵树种和大径材培育技术模式。2019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工作的意见》,指导各地全面加强森林经营,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面积6.19亿亩,逐步改善森林结构,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努力减少森林抚育历史欠账,积极推动转变我国森林经营严重滞后的状况,使得林地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订相关支持政策,以“调结构、提质量、增碳汇”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加大人工林间伐抚育力度,倡导多功能森林经营,全力抓好全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建设,鼓励开展以增强中长期碳汇功能为主要目标的森林经营模式创新,打造一批全国森林经营增汇的先行地、示范地,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三、开展碳汇林建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具有巨大的碳汇能力。持续增加森林“碳库”储量和碳汇增量,已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目前,尚无专项资金支持碳汇林建设,森林固碳增汇还是依托现有的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林业工程。按照《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专项规划,我局科学谋划布局66个林草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2022年我局会同财政部组织实施了2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安排中央财政补助40亿元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助力增加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

  在造林空间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如何拓展碳汇林建设的土地面积,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功能是国土绿化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通力合作,增加资金投入,加大项目支持,拓展造林空间,推动碳汇林的建设,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新动力。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提升我国森林碳汇能力。同时,将启动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建设工作,探索建立林业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的经营模式和技术路径,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

  四、完善森林碳汇能力监测体系

  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建立了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9年以来,依托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森林碳汇计量基础工作,出台了《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术规程》《立木生物量建模样本采集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完成了40多个树种组生物量模型研建和碳计量参数测定任务,并出台立木生物量模型和碳计量参数行业标准。2009年,我局启动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了符合国际规则的我国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目前,已完成3次全国碳汇计量监测工作,产出了全国林草碳储量和碳汇本底数据。下一步,我局将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相关工作中,进一步加强碳储量、碳汇量监测计量,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