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态

河南油茶产业书写高质量答卷

2022-05-09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河南油茶产业书写高质量答卷

油茶产业,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

近年来,河南省林业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油茶业做优做大”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新造、低改、提升”三大任务,出台《关于支持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北缘区油茶发展布局,加快茶油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从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打造新造油茶林高标准示范基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做好一二三产融合,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河南省新造油茶林9.95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0万亩,全省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10万亩,年产油茶籽4万吨、茶油9500吨,产值达20亿元,油茶产业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种油茶 兴产业

暮春四月好时节,人勤春来管护忙。

“大家修剪时,要把过密的枝条修剪掉,若发现枝条发病也要及时修剪,保证油茶树树形合理,为油茶增收增产打好基础。”4月20日,走进光山县槐店乡司马光油茶园,村民们正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为一株株长势良好的油茶树修枝整形、施肥、垒土……

“在油茶园里务工,每年能收入2万多元。”正在给油茶树剪枝的槐店乡村民黄友德高兴地说。在光山县槐店乡,种植油茶、加工油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选择。

在联兴油茶加工厂,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着灌装山茶油。这个公司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6个乡镇16个村流转荒山荒坡3万余亩,建成年产8000吨茶油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油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同时开发出“玉肌汉方”系列化妆品,提升油茶附加值,带动2万余农户增收。

“司马光油茶园通过油茶种植、生产加工、生态旅游,实现年产值近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帮扶了609户1831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增收2800元以上。”河南省联兴油茶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陈世法介绍说,“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也能创收”。

近年来,光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殷切嘱托,制定油茶特色产业发展近、中、长期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并行,不断厚植生态底色,推动茶旅融合。积极推进人才培训,畅通网络、增加物流网点,打破农村电商发展瓶颈。吸引社会企业投资1.2亿元,建设司马光茶溪谷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周边5个村17个村民组群众增收致富。

产业兴 生态美

拥有188万亩山场的新县,发展油茶产业条件得天独厚。10余年间,新县油茶林发展到32.5万亩,形成了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于一体的油茶产业体系,2021年综合产值达10亿元。

“县里派技术专家到我们村里实地培训嫁接技术,指导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新县田铺乡黄土岭村村民付新财说,通过多次培训和学习,他们学到了油茶种植管护的技能,种植100亩油茶,并在林下种植苍术、玉竹、桔梗50余亩,每年可以增加收入12万元。

在新县,像付新财一样“端起生态碗,吃上绿色饭”的不在少数。家住新县箭厂河乡黄谷畈村的村民汪天成种植300亩油茶,每年产油茶果10万公斤,年收入30余万元。

新县林业和茶产业局副局长李军介绍说,近年来,新县投资3000万元建成大别山油茶公园,打造西河油茶博物馆,举办大别山茶花节,组织摄影、书画赛事等文艺采风创作活动,促进文旅融合,形成产业、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赏花经济,实现“一粒油茶果,带富千万家”的效果。

生态美 百姓富

“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近年来,信阳市以“两个更好”为工作基本遵循,坚持生态优先,弘扬大别山精神,加快绿色发展,打造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把油茶产业作为富民的特色产业,推广新技术,发展深加工,推动油茶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红”“绿”信阳越绘越美,“美丽经济”招牌越擦越亮。

2020年,信阳油茶成为河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县山油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商城茶油”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家住新县浒湾乡曹湾村的村民曹绍忠种植油茶,搞农家乐,每年收益20余万元。同样在司马光茶园搞农家乐的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村民万保军说:“生态好了,来观光旅游的人多了,生意也好做了,每年能挣30多万元。”

让油茶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茶农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信阳,这样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王东风)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