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科普知识 > 森林

第一波飞絮高峰来了!后面还有两波……

2024-04-15   来源:中国环境微信公众号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又要糊一脸”“根本躲不开”……随着天气回暖,我国多地飞絮上线。

  日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北京杨柳飞絮始期预报。

  根据预报,第一波高峰在4月12日—18日,第二波高峰在4月中下旬—5月上旬,第三波高峰在5月中旬。飞絮一般影响20天左右,高发期一般一周左右。

  恼人的飞絮到底是什么?

  “北京的飞絮由杨树与柳树的雌株所产生。”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告诉记者。

  “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规格的较为粗壮的杨柳树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鉴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育苗水平,早期种植雌株的比例相对较高。”车少臣说。

  飞絮就来自杨柳树的雌株。这看起来毛茸茸的一团,其实里面包裹着杨柳树的种子。

  “一到春天,杨柳树的果实,也逐渐成熟,我们称它为蒴果。当蒴果开裂后,里面的种子上附属着白色植物纤维随风飘散,就形成了飞絮现象,而这也是杨柳树利用风进行种子传播扩散的过程,是植物正常发育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车少臣介绍道。

  飞絮的高发受哪些因素影响?

  “杨柳树是我国城乡绿化的优良乡土骨干树种,具有耗水少、耐干旱、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等诸多特点,发挥着防风固沙、减尘滞尘、固碳减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臣’。”车少臣告诉记者。

  同时,飞絮的发生期也和气象条件有关。

  “前两天,北京温度较低,又有一场明显降雨,飞絮较轻。随着后期气温升高,进入飞絮高发期,能看到飞絮逐渐增多。”车少臣表示。

  据了解,温度是决定杨柳絮始飞的首要因素。一般只有平均气温超过0℃才能促进杨树发育。从每年的1月开始计算,当平均气温超过0℃的气温数值累加起来总和达到480℃,一个地区的杨柳絮就可能进入始飞期。进入始飞期后,光照、湿度及风速等因素会影响飘飞强度。风力2—3级、相对湿度小于40%,这样的天气条件更利于杨柳絮飘飞。

  另外,品种及分布区、地形条件等,也会影响飞絮的飘散。

  根据预报,北京今年杨柳飞絮第一次高发期重点影响五环内城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毛白杨;第二次高发期影响区域为城区和平原区,主要飞絮树种为欧美杨、青杨、垂柳及旱柳;第三次高发期主要影响山区,对城区无明显影响,飞絮树种为部分欧美杨。

  在飞絮期,每天10时—16时为高发时段。

  如何应对漫天飞絮?

  面对漫天飞絮,车少臣表示,在未来的园林绿化中讲究标本兼治、综合防治。

  在源头防控方面,严把规划和设计关,丰富树种多样性。如果要使用杨柳树,就优先采用杨柳树的优良雄株。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每年会选3万—5万株优良的雄株来替代现有的老弱病残雌株。另外,还可以对柳树采用嫁接的方式,变雌株为雄株,从而减少飞絮的产生。

  随着育种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在植物选育上也培育出了一些新优品种。

  例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公布的2023年第三批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名单中,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遗传改良团队选育的5个“和谐杨”系列品种位列其中。该品种属于无花粉或少花粉的毛白杨雄株无性系,可以作为北京市及毛白杨其他分布区杨柳飞絮治理的替代品种。

  在裸露地治理方面,可以科学地种植乔灌草,形成立体复合结构,提高飞絮阻滞能力。因为大面积的地表硬化与铺装不具备滞留飞絮的能力,栽种地被植物,就能有效地达到滞留阻隔飞絮飘散的目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树木进行及时修剪、喷水、地面湿化和清扫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面对杨柳飞絮对部分市民生活造成的困扰,专家建议,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可佩戴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有效遮挡飞絮。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注意消防安全,严禁乱扔烟头,严禁明火引燃飞絮。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