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1-02-03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大正式确定的新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十六大开始,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以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党全国人民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确保如期高质量实现既定目标。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丰富发展。这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新期待,推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也为新时代实现下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笔者不揣浅陋,试对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创新性发展的脉络作一个初步的探讨和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一、建设依据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提出来的。邓小平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系列思考中,作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等重要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使中国人民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逐步走共同富裕之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他提出了“小康之家”的设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小康水平”的目标。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又把它细化为“新三步走”战略,确定到2000年达到“总体小康”水平,进入小康社会。进入21世纪,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总体小康的实现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来说极具里程碑意义。这意味着贫穷落后的中国初步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解决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解决的生存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21世纪初达到的这种总体小康也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仍然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达到总体小康以后,我们党又一鼓作气,在党的十六大正式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从提出“小康之家”的设想到我们党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基本的依据就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依据。根据这个建设依据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决经济发展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很显然,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初目标设计,是一个基本全面型的小康社会发展规划。

  到2017年,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奋斗,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2013年开始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百分之三十左右。体制机制的创新、民主法治的完善、思想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都大大超出了党的十六大的预想。我们党没有满足于最初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没有停留在基本型的全面小康水平上,而是要向优质型的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党的十九大依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及时作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大判断,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了新的建设依据。这个新的依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发展变化,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依据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不能再按照旧的社会主要矛盾去解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有没有”“够不够”,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转没转”的问题,而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究竟“好不好”“均不均”“齐不齐”的问题。实质上,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共享发展成果,更好地走共同富裕道路,让社会主义本质更加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解决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实现更好的质量、更优质的数量,例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等。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就是要在总体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坚持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富裕的道路,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尽可能无差别地惠及每一个中国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新目标。按照这个目标,我们党在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体系、脱贫攻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修改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发展依据的与时俱进,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实事求是,更加贴近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期待,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建设目标、指标不断充实,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可以发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和各项指标是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这种动态调整不断提高了标准规格,不断拓展了目标边界,不断充实了指标值。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五”规划和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时候就确定了一些建设目标和指标。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十一五”规划和党的十七大开始,就逐步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全面的修正、提高、拓展和充实。

  从建设目标和指标来看。目标是预定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指标是衡量目标达到的重要参数。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和调整发展目标和指标,既使发展目标和指标与时俱进,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上,增加了“和谐”的社会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又在十七大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在新修订的党章中,明确规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审议,“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强化了补齐短板的建设,充实和完善了经济社会建设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所以,“十三五”规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指标上对扶贫攻坚、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提出了更加具体、更高标准的发展要求,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指标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从“十五”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的比较来看,“十五”规划经济社会建设主要指标分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教育科技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五大类,一共18个具体指标,其中,人民生活水平指标是3个,整个规划偏重于经济发展,反映了新世纪初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建设主要指标是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一共25个具体指标,其中,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就占了17项,整个规划明显偏重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境的优化,反映了新时代对社会全面进步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懈追求。

  从目标值来看。目标值表示各项目标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我们党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值不是一劳永逸地静止不变,也不是修修补补、鸭步鹅行,而是自我加压、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对目标值做到尽可能地拓展和充实,例如,党的十七大把国内生产总值从“总量”实现翻番,改为“人均”翻番。这个修订考虑了人口增长因素的可变性、共同富裕的发展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水平,使目标值更具有挑战性。再例如,党的十六大提出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的目标值;到党的十七大就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的目标值;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实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的目标值。

  我们党不仅对原定的目标值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推出新的目标值,例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目标值;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等新的目标值;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在原有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发展要求,例如,提出了“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等一系列新的目标值。目标值的不断充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饱满。

  从体制机制建设目标来看。社会制度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四梁八柱。我们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展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要达到现代化的程度,还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达到相当的政治文明程度,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我们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并不懈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改革建设目标,例如,党的十七大把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完善”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则提出要“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再例如,从党的十六大开始,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陆续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制度建设的要求,而且每一项制度的建设目标值越来越具体、规范。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的总体要求,使制度建设更加全面、更加精细。

  三、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始终得到科学引领

  理念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对某一事物发展的具体想法和看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任何成功的社会实践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导和正确理念的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理念上,在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前提下,又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当前面临的矛盾问题不断地补充、强化与更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制定“十五”规划时,我们党提出了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在坚持既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强调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又进一步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理念全部围绕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提出具体要求。“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十三五”规划完成的最后一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期高度吻合,用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规划纲要的制定,亲自担任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组的组长,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规划建议作说明。这在四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中是前所未有的,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又专章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这是四个五年规划中最具有创新性的。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体现了党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科学把握和深邃观察,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发展理念,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社会发展遵循。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最后五年,我们战胜了无数风险和挑战,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战略举措更加精准,确保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战略举措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在一定思想理念指导下而采取的关系全局的重大措施和行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一项持续时间长、领域广泛的浩大工程,必须在重要时间节点对一些具有制约性的关键环节,采取战略举措来推动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以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证其沿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明确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自从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后,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恰当推出战略举措,及时解决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一点一点接近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制定“十五”规划时,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解决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同时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氛围;同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着力转变对外贸易方式,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到了关键期和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八年进行了统揽全局的精细化战略谋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方面更体现了系统性、全面性、精准性和层次性,强化了在关键时期的抓全面、解难题、办大事、促均衡、激活力的作用。

  第一,在国家治理层面全面发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出发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这个治国理政方略着眼于新时代的整个发展历史阶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从国家治理的宏观层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领导保证、制度优势和善治环境。

  第二,在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突出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些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需要不断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有些问题虽然一直在努力解决,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然而,有些老大难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其问题的表现形态、存在的原因、解决的措施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对战略举措进行某些调整,用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政策方针解决新形势下的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继续坚持原来提出的一些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推出和调整了新的战略举措,在一些薄弱环节集中发力、持续发力,逐步形成了七大战略举措,即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七大战略举措的实施,使全面小康社会建成更体现精准性、突破性和均衡性。

  第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提出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战略举措,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党的十九大,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三年多一点时间的关键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动员令。在他的亲自部署和组织指挥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形成了工作思路,安排了具体举措,排出了时间表、路线图、优先序,强化了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奋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它涉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最大的短板能否补上。尽管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他依然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到2020年底前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五、验收方式注重实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最初提出时,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集中精力搞建设,如何验收合格达标的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离战略目标的实现还有八年多一点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收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党的十八大的主题从过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改,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更深入的思考。如何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圆满实现,胜利建成,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后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他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他作出了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庄严承诺。如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效性,首要的前提是必须牢牢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充分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性发展。他提出了“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个执政理念是我们党评价和衡量一切工作的依据和标准,也理所当然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验收和评估的根本政治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根据这个根本政治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踏实精神,不遑启居,处实效功,切实保证每一项既定目标值都能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一,抓紧时间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降低标准搞验收。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对标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期待,特别是抓紧部署做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处于短板部分的贫困人口、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开完党的十八大不久就深入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进行调研,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他首创“精准扶贫”的思想,坚决做到在全面小康路上“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绝不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举全国之力,全力以赴做好“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的工作,集中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民生问题、集中解决需要兜底保障的困难群众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不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验收停留在“数字”和“速度”上。

  第二,严格规范统计方法,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为了防止“数字出官”“数字出GDP”“数字脱贫”,党和政府综合施治,用制度建设作保证,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数据采集、调查统计、报表分析、评估考核、检查验收等方法,还运用现代科技,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的宏观监测,保证各种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健全和完善了会计、统计、审计法律,严肃打击数字造假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堵塞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方面的漏洞,用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维护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三,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心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程度,许多目标值、指标值直接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是否实现全面小康最具有发言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党的全面建设和政府“放管服”改革,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在阳光下用权,实现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常态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采取了公开透明的方式,公布各种指标数据、公开检查验收过程、公布验收合格情况,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值、指标值的达标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要适时宣布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数据支撑,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

  第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从严治党,坚决反对合格验收中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通过采取巡视督查、专项巡视、第三方评估、随机抽查、回访核查、巡视回头看、舆论监督、人民来信来访等方式,对合格验收中存在的个别地区、个别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决不姑息,并通过媒体曝光,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用严肃的党纪确保合格验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六、建设定位逐步清晰,凸显中国道路的阶梯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21世纪头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主题。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一直到十九大,每一届党的代表大会的主题都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词。这表明了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与中国道路的直接联系。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把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提出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要做到“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很显然,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在国富民康上,但当时还没有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具体建设定位和历史作用。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中国梦”,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它放到实现“中国梦”的总格局之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的伟大贡献时指出:“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著名的“7·26”重要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庆祝建党95年和“7·26”讲话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划分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历史性飞跃的不同阶梯。党的十九大在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详细部署的同时,明确了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既是与“三步走”战略目标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深化和推进,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运用战略思维,进行战略谋划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能力,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光明前景。

  从以上简要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我们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定位和历史作用逐渐清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富起来的标志性成就,是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和“强起来”中间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的一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中,凸显了其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解决了富起来的问题才能证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和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通用性;才能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才能使中华民族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迈;才能具备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综合实力和创造能力;才能使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整整20年时间,我们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经历了几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交接始终初心不改,一如既往,坚忍不拔地向这个伟大目标奋进。不管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各种突如其来的风险挑战,都保证了每一个五年规划的胜利完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宝库。20年的巨大成就完全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他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人民的勤劳坚毅,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自豪和自信,这必将催人奋进,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争精神和高强的斗争本领去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黄百炼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