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1-01-19 来源: 《求是》
【字体: 打印本页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深刻指明了“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为我们党立足新阶段谋划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以及更长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强调要以健全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提高调控的科学性。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宏观政策有力有效落实到位,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果断采取一系列科学精准的宏观政策,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协同发力,以保促稳,直接面向市场主体,更多采用直达机制实施方式,科学把握规模化政策的平衡点,把宏观调控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既稳住了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又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进展。

  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聚焦“六稳”“六保”,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有效实施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及时采取减税降费、延期还本付息、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政策举措,2020年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强政策引导,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稳步回补;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随着各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有力带动经济快速回稳、增速逐季稳步回升,2020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7%,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更好发挥结构性政策作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新产业新业态实现逆势成长,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增强。区域结构方面,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差别化区域政策,一批新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加快培育,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提高改革政策系统性、实效性,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制定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订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前10个月日均净增市场主体3.9万户。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深化电力油气体制改革,出台系列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政策举措。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力度加大,预计2020年全年吸引外资超过1400亿美元。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

  强化社会政策托底作用,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实施挂牌督战,项目资金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960多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完善疫情预防控制体系,有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以工代训、以工代赈等政策落实力度,引导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2020年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2.1%。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之以恒做好重点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强油气储备能力和重大电力工程建设,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2020年前10个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达87.7%,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1.8%。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的看,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