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切实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切实推动党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认清新发展阶段的大势与优势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累了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明确党和国家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将党作出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正是因为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准确把握了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我们党才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我国才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才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对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作出的战略判断。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在这个新发展阶段,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必将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宏愿。
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既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坚实发展基础和有利发展条件,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复杂发展环境和安全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更加重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重视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切实做好“开逆风船”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锲而不舍实现既定目标,最要紧的就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创造力量充分涌流,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经济形势,提出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在新发展阶段,必须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牢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解决好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坚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把奋斗精神贯穿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自觉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采取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主动解决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创新企业集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健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弘扬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文化传统,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享受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更好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增强竞争力。
找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十四五”时期是新发展阶段的开局起步期,是我国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意义重大而深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是必须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始终坚持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面对国际风云变幻,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我们要始终立足自身,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着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促进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更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畅通经济循环,其着力点是实现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使一切创造财富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熊若愚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