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综合知识

阿拉善提交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答卷

2024-07-09    来源:阿拉善融媒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近年来,阿拉善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项目,草原生态、牧民生活、畜牧业发展持续向好。

  在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区,放眼望去,一排排郁郁葱葱的花棒迎风摇曳,长势格外喜人。曾经退化严重的地块,现已实现了较好恢复。据阿拉善左旗草原工作站草原建设室工作人员李迎介绍,项目区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恢复规律,主要以自然封育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修复为辅。“该项目区面积13195亩,其中人工种草9500亩、补播2375亩、沙障铺设2000亩,新建网围栏5566米。通过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的状况。”李迎说。

  据了解,2019年至2022年,阿拉善左旗共实施6期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累计建设任务34.74万亩,实际实施面积35.02万亩。项目涉及巴彦诺日公苏木、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巴润别立镇、朝格图呼热苏木,区域内植被退化、沙化现状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腾格里沙漠东缘地区草原植被恢复。

  “今年以来,阿拉善盟紧紧围绕‘三北’工程攻坚战略部署,在草原生态修复方面,依托西部荒漠综合治理工程(二期),已完成人工种草117.6万亩,围栏建设66.4万亩。在草原保护方面,继续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额济纳旗被列为自治区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旗,同步在全盟开展治理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专项行动,上半年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181万亩。这些措施的综合施行,为促进阿拉善草原休养生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监督科科长王斌告诉笔者。

  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查干通格嘎查包家井永乐生态养殖家庭农牧场,搅拌机、撒料车、铲车一应俱全。今年,牧场利用政府发放的奶业振兴资金,新建了草料库、挤奶间、驼圈,目前骆驼存栏量达500多峰,挤奶母驼240多峰。“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今后就有信心、有决心把驼产业做强做大,做得更好。”该牧场经理赵海东说。

  为给天然草原休养生息创造条件,阿拉善盟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舍饲养殖,开展肉牛、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工作;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同时,科学、合理、有序建设和发展饲草料基地,为阿拉善盟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苜蓿,有力地解决了苜蓿品质不高和自给率不足的问题。

  阿拉善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积极协调本地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充分发挥专兼职草原管护员作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草原保护工作,不断巩固全盟生态建设成果。经过多年来的封禁保护和自然修复,阿拉善盟完成了“草畜平衡区预警放牧率、春季休牧期违规放牧率、秋季禁牧区违规放牧率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任务目标。

  如今的阿拉善,草原生态恢复步伐加快,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