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林草科普 > 综合知识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

2024-12-12   来源:国家林草局三北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石嘴山市西依巍巍贺兰山,东临九曲黄河,境内有毛乌素沙地50万亩,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石嘴山市抢抓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的优势和机遇,树牢系统思维,强化联防联治,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奋力书写防沙治沙新篇章。

高位推动,科学谋篇布局

石嘴山市第一时间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全面部署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发布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把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作为首要内容安排,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抢抓有利时机,推动项目建设,纵深推进攻坚战。建立石嘴山“一山一河两湖”改革发展基准线机制,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研究提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1+4+7”工作思路:即以打造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示范性工程为目标,以河东沙地防沙治沙系统治理、贺兰山东麓荒漠化综合治理、平原灌区绿网绿廊绿道修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四大分区为载体,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河东沙地系统治理、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七大项目,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筑牢根基。

锚定目标,蹄疾步稳推进

石嘴山市坚持系统观念,聚焦沙患、水患、盐渍化等生态问题,按照“护山、理水、营林、兴田、治湖、丰草、固沙”理念,以“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推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以共治共赢凝聚合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与吴忠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榆林市、甘肃省庆阳市政府签署《毛乌素沙地区域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构建4省区5市14旗(县)同向发力的新格局。以项目共谋蓄势增能,根据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布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制定印发《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石嘴山市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攻坚战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召开石嘴山市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推进会,印发《石嘴山市2024年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2024年重点项目落实。今年以来,争取到位中央、自治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资金4.83亿元,累计完成营造林6.98万亩,草方格扎设1.3万亩,采用灌木高效水钻技术植苗3000亩,通过点播灌木种子和飞播草籽完成2.6万亩沙化土地治理。多层次、多方式、多途径扩绿、兴绿、护绿,防沙治沙用沙经验做法被国家、自治区示范推广,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全国主流媒体报道。

科技赋能,科学治沙用沙

聚焦打造“保、治、用、养”为一体的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示范性工程,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总结提升新模式,探索建立新机制,催生林草新质生产力,奋力创造防沙治沙用沙的石嘴山经验。在新技术上,采用“草方格+沙结皮”治理流动沙地,提高治理成效。推广灌木高效水钻植苗技术,沙区灌木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0%以上,造林效率提高1倍。在新模式上,推广刷状网绳式草方格沙障、树枝沙障及尼龙网沙障等多种类型沙障治沙模式,解决防沙治沙速度慢、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推广草光互补技术,在光伏板下种植罗布麻、四翅滨藜等,发展板下经济。在新品种上,引进耐旱、耐寒、萌蘖性强、根系发达的树种,种植文冠果、酸枣、罗布麻、梭梭、沙木蓼、沙冬青等,探索沙生固沙植物及多样性造林模式,全面治理河东沙地西缘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中的活化沙丘。在新机制上,发挥人民楷模王有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唐希明示范带动作用和治沙团队技术优势,建设人民楷模示范林,努力形成“劳模精神”引领、社会资金参与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新机制。

多措并举,打造示范亮点

石嘴山市以项目建设为引领,重点打造7个示范样板区,打造5000亩沙生产业植物园,治理沙化土地8万亩,光伏治沙6万亩,实现“以林养林”新目标。宁夏、内蒙古交界联防联治示范区,以防沙治沙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水定绿、分类实施,构筑宁夏、内蒙古边界“防风阻沙带”。沙区过渡带治理示范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和生态经济林,持续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沙区过渡带的建设提供示范样板,着力打赢毛乌素流动沙地歼灭战。工业园区中水回用示范区,充分利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变废为宝,水资源重复利用于营造林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沙漠沙生植物示范区,保护恢复以沙冬青为主的天然灌草植被,营造沙枣等抗逆性强、耐贫瘠、耐盐碱特性的沙生乡土乔灌草植被。采取多树种混交造林,实现树种多样化、模式多元化,构建集科普教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展示区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示范区,将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与沙区生态产业相结合,在沙化土地上发展节水耐旱型经济林果产业,实现变“黄”为“绿”、点沙成“金”的转变,打造河东沙地区域“绿色银行”,探索示范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的新型模式。治沙护河促产锁边示范区,围绕守护绿洲30万余亩耕地目标,探索围绕路网建设多树种、宽林带、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经济林与生态林混交的骨干林带,形成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防风固沙生态防线。党政引领社会参与示范区,推行以党员带头先行、践行承诺,示范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细化苗木管护责任,落实专人管护,打造党群联动示范样板,以党建带林建。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后期养护管理,充分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活力,切实将林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久久为功,厚植生态底色

石嘴山市将继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示范市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整体推进以“一山一河两湖”区域为重点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湿地保护、矿山治理、荒漠化治理、沙漠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坚决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战役,计划完成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任务12.93万亩,沙化土地生态修复5.03万亩。持续巩固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果,加快推进大武口区石炭井、惠农区偷牛沟、二道沟、正义关、简泉村、平罗县黄河左岸6个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部署采煤沉陷区治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畅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政策通道。(张文昭 张国新)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