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逐渐向好,珍稀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据2024年发布的昌吉州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结果显示,境内陆生野生动物由原来的349种增加到36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由原来的62种增加为现在的86种。
2024年11月13日,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近处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和远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隔林相望。杨勇摄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开展园区保护修复,依靠自然力量恢复生态平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现在这里分布着全国80%以上的蒙古野驴,是我国现存蒙古野驴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记录到的鹅喉羚种群约占全球种群的四分之一。
2024年12月10日,成群的天鹅在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越冬。移志向摄
从2011年开始,玛纳斯县投入2.95亿元进行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面积从原先不到10万亩增加到17万亩,来这里越冬的天鹅也从2011年的二三十只增加到今年的八百多只。
2024年12月14日,在昌吉市江布拉提草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山马鹿正在月光下悠闲散步。杨勇摄
昌吉市逐年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为天山马鹿等珍稀野生动物创造了安全的生存环境。江布拉提草原已连续十余年发现野生天山马鹿的身影,目前观测到的马鹿种群数量已达到80多头。
红外相机1月1日在海拔1900处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画面。固定红外相机拍摄
新疆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运用红外相机监测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野生动植物的智慧保护体系,监测到雪豹、白尾海雕、黑鹳等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月24日,在昌吉市索尔巴斯陶风景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狐正在山间觅食。杨勇摄
随着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位于天山中部海拔2000多米的昌吉市索尔巴斯陶风景区常有天山马鹿、赤狐、石貂、棕熊、狼等野生动物出没。
昌吉州近年来不断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投入,建立智慧保护体系,加强执法打击力度,开展生态保护项目,初步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野生动物就地保护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逐渐恢复往日生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安全的繁衍空间。(移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