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自然保护地 > 自然遗产

景迈山古茶林生态旅游模式非同一般

2023-11-1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马上,我要再去景迈山。”陈耀华上次去云南是在国庆前,主要针对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制定应急预案。接下来,如何实现景迈山古茶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走进古茶林欣赏自然之美,体验地道的布朗族烤茶,穿梭翁基、糯岗古寨感受别样宁静……伴随游客量的日益增加,景迈山古茶林在展示魅力的同时也将面临诸多保护问题。不去打扰,还是完全开放,是必须要面对的选择。

陈耀华认为,向公众开放是内在要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生动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是“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案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向大众展现遗产价值所在,让公众通过行为感知,学习和收获其中的价值。

那么,如何平衡保护和利用,更好地发展生态旅游?陈耀华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建立非常规旅游景区的概念认知。相比常规旅游景区,古茶林的生长形态和种植方式都决定了这里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景区,这里首先是当地社区的生产、生活场所。景迈山保存着全球相对完整的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5片古茶林,这些茶树对土壤、水分、环境等自然条件有着独特的要求,并且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影响。例如,古茶树上的蜘蛛网可以帮助茶树抑制病虫害,一旦游客增多,难免会破坏这些“保护网”,将茶树直接暴露在病虫害之下。目前,5片古茶林中仅对公众开放了一片古茶林的一个区域,也就是大平掌古茶林。这里有典型的乔灌草三层立体结构以及茶王树等文化符号,公众在体验认识古茶林的同时,也会树立起保护古茶林的观念。

二是长期监测注重“量”的控制。在景迈山古茶林,人流量、车流量及基础设施建设均要在可控范围之内。公众经常吐槽景区的弹石路面影响舒适度,但因为没有足够的监测数据支撑,目前尚需维持原状。原因在于,一旦采用柏油路面,将很难保证茶叶品质不受影响,还会破坏原本古老的自然景观。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好景迈山古茶林的原始生态风貌,当前采取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策略。在山下修建停车场及住宿、餐饮等设施,控制社会车辆上山,统一换成环保通勤车上山,减轻山上保护压力,保持古茶林自然景观原始性。

三是倡导沉浸式慢游体验的主题形式。“一日游”是近期景迈山古茶林旅游的基本形式,上午看林、体验古村寨,下午下山、匆忙返程。然而,这种快餐式的旅游在景迈山毫无意义,“一日游”无法深切感受相映成趣的自然文化景观,更无法深入理解千年古茶林的厚重价值。因此,景迈山未来生态旅游的宣传推介,应向慢游体验式的文化体验、生态体验引导,提倡与景迈山相适应的游览方式,走出一条景迈山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未来,作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主题的世界遗产,我们希望通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窗口,向世界讲好茶文化遗产的“中国故事”,让更多的人看到景迈山,关注普洱茶,爱上中国茶文化。(冯璐)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