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的库布其沙漠 植物露出新绿 

今年38岁的冯慧 穿梭于沙丘间 抢抓时机给沙柳平茬 确保沙柳长势旺盛 



冯慧家住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 中和西镇官井村 这里地处我国第七大沙漠 库布其沙漠 多年来备受黄沙侵扰 


为守护家园
从二十世纪90年代 冯慧的父辈们开始治沙植绿 
↑植树工人在沙漠里钻孔,以种植沙柳苗。 
↑冯慧(左)在沙漠里种植沙柳苗。 2015年 大学毕业后在外创业的冯慧 决定返乡 从父辈手中接过治沙接力棒 成为一名奋战大漠的治沙人 
↑冯慧在沙漠里眺望远处沙柳平茬情况。 
↑冯慧在沙漠里种植沙柳苗。 

↑冯慧在沙漠里搬运沙柳苗。
冯慧管护自家2500亩的林场 承包村里沙地栽种沙柳、杨树等植物 还担任护林员 负责林区巡护、火灾预警等工作 
↑冯慧在沙漠里整理平茬后的沙柳条。 
↑冯慧在巡护间隙与村民通话。 
↑冯慧驾车来到库布其沙漠中的冯慧家庭林场。 如今 治沙工作还能为他增收 ——“平茬后的沙柳条经过处理变成沙柳苗,不仅能在本地销售,还卖到了宁夏、新疆等地,仅这一项每年就有5万多元的收入。”
他很期待村里光伏治沙项目落地 进一步发挥沙漠经济效益 延伸村里的治沙产业链 
↑冯慧在家中浸泡沙柳苗和杨树苗。 
↑冯慧在沙漠里将沙柳苗装车。 
↑冯慧在沙漠里将沙柳苗装车。 治沙成效显现 官井村生态向好 肉羊养殖、树苗培育等产业 不断壮大 治沙带动增收 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更足了 
↑冯慧在家中喂羊。 
↑冯慧(左)在家中准备吃午饭。 
↑冯慧(中)在沙漠里与治沙工人聊天。 近年来 当地促进防沙治沙与产业融合 支持沙漠特色种植、养殖 和风电光伏等产业一体化发展 激励农牧民参与治沙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监制:鱼澜 统筹:宋为伟 徐亮 摄影:李志鹏 贝赫 梁婉珊 视觉:张传奇 樊雨晴 编辑:王诺 刘莲芬 鲁鹏 杜潇逸 樊雨晴 马晶 新华社摄影部、内蒙古分社联合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