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类乌齐保护区科考重大发现:四种珍稀猫科动物同域共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http://www.forestry.gov.cn/ 2025-06-17 来源: 中南调查规划院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我院科考团队在整理分析2024年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成果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获得重大发现。科考团队不仅捕捉到多种珍稀猫科动物活动画面,更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Panthera pardus俗称金钱豹)在该保护区的清晰活动踪迹。尤为珍贵的是,红外相机还拍摄到一只雪豹(同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与其两只幼崽同框的罕见画面,为研究这一濒危物种的繁殖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考数据显示,欧亚猞猁作为保护区内的优势中型猫科动物,呈现出较广的分布范围和稳定的种群数量。值得注意的是,金钱豹、雪豹、猞猁及豹猫四种猫科动物在保护区内形成同域共存现象,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专家分析指出,多种顶级食肉动物在同一栖息地和谐共存,既反映了保护区食物链的完整性,也表明当地生态系统具备支撑多样化食肉动物种群所需的充足猎物资源。

调查还证实,保护区内栖息着包括马鹿、岩羊、马麝等在内的多种有蹄类动物和白马鸡、血雉、黄喉雉鹑等地栖性鸡形目动物,以及黑熊、狼、赤狐、石貂、黄鼬等其他大型及中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完整的食物网结构。这些发现有力印证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显著成效,展现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良好的自我维持能力。

长期以来,我院立足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挖掘了大量关键数据,有力支撑了保护区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并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物种适应行为及顶级捕食者共存机制等科学问题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未来,我院将持续加强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坚实的科学决策依据。(何见、高海强、敖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