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林业草原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2019年,国家林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最新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充分发挥林草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优势和潜力,以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协同推进,在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攻坚战。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2019年召开3次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和专项巡视整改工作要求。9月27日,在深度贫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召开全国生态扶贫工作会议,扎实推动今明两年生态扶贫任务落地实施,为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奠定坚实基础。印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年扶贫工作要点》《2019年度林业草原生态扶贫宣传工作方案》。完成《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情况自评报告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重要政策措施分工任务落实情况》自评报告。
选聘百万生态护林员队伍。2016年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资金140亿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27亿元,在贫困地区选聘1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生态护林员,带动30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和脱贫,分享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带来的实惠。一方面,帮扶这些无门路就业、无技能增收的贫困群体通过劳动脱贫。另一方面,扩充了基层急需的生态保护队伍,织密织牢了生态脆弱区林草资源保护网。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修改完善《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管理。
组建2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按照中央要求和《生态扶贫工作方案》目标任务,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坚持项目资金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地区,年度任务优先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2016年以来,在中西部22个省份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等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石漠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综合治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中央层面共安排贫困地区林草资金1500多亿元,全国新组建2.1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吸纳12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惠民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建立完善覆盖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收益分红、风险共担机制。通过重点扶持和积极推动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项目,为贫困地区巩固生态扶贫成果、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年,中西部22个省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贫困地区油茶种植面积扩大到5500万亩,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70家,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贫困户达35万户,年户均增收3500元。
提升生态扶贫支撑保障能力。深入开展林草科技扶贫,通过推进“林草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科技列车行”等活动,选派科技专家、特派员、指导员深入贫困地区,创建“科技+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建立各类示范基地1316个,举办培训班7000多期,培训乡土专家和林农80多万人次,发放各类实用技术手册38万册,实施科技扶贫项目626项。共选派156名挂职干部到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广西、贵州、江西等省区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接收贫困地区到我局挂职干部54人。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实施四级干部挂派机制,形成省、市、县、村四级帮扶联动。
助力重点地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聚焦深度脱贫攻坚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认真履行帮扶职责,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脱贫进度和脱贫质量。重点推进怒江州深度贫困地区林草生态脱贫,联合国务院扶贫办编制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区行动方案》,得到了汪洋主席肯定批示。2018年怒江州林业总产值19.4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635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与水利部联合召开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与部际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共同推进片区脱贫攻坚。
定点扶贫产业项目成功落地。我局签订《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组织林科院、规划院、设计院、西北院、中南院、华东院、昆明院、中动协等单位积极捐款,发起成立了“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专项基金”,首批募集资金1656万元。各定点县对口帮扶单位深入开展调研,选定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加强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定点县编制项目建设方案。林业草原生态扶贫专项基金安排1200万元,对专家组完成风险评估和项目评审的4个生态产业扶贫项目,包括罗城县生态旅游、龙胜县食用菌、独山县海花草、荔波县铁皮石斛,积极扶持并落地实施。
金融扶贫呈现亮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探索出“政府引导金融、金融聚焦产业、产业反哺生态、生态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生态扶贫模式。与邮储银行在广西联合调研,推动油茶贷产品。2019年3月邮储银行总行正式批复了广西油茶贷,并在9个地市开展试点。该产品契合了油茶产业小微企业和农户需求,为脱贫攻坚提供新路径。截至2019年11月底,广西已对油茶业放贷68笔892万元。积极协调平安产险公司在我局定点扶贫县推广“平安扶贫保”产品,为罗城县毛葡萄酒酿造企业获得1000万元免息贷款,按照约定保底价收购贫困户种植的毛葡萄、选聘贫困户等方式,促进种植贫困户增收脱贫,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
整改生态扶贫领域存在问题。针对中央扶贫专项巡视和考核暗访以及中央审计办发现的问题,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林草生态扶贫存在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关于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扎实做好今明两年林草生态扶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中央审计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相关省(区、市)认真排查,检视问题,查找薄弱环节,严肃整改生态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组成联合督查组,赴黑龙江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工作,确保中央脱贫攻坚政策部署和林草扶贫举措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