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绿水青山的中国丨罕见画面!大熊猫雪地“大打出手”

2025-07-18    来源:央视社教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大型融媒体行动“美丽中国 四季行歌”之《绿水青山的中国》,带您赏大地美景,看美丽中国。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四川绵阳平武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长期聚焦野生大熊猫救护、熊猫主食竹资源调查与全球气候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进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后,记者跟随巡护员徒步寻找大熊猫。野生大熊猫被称为“竹林隐士”,它们喜欢独居,行踪神秘,通常分散于茂密的竹林,只有在繁殖季节才会与其他大熊猫相遇并进行交配,想要获取踪迹,首先要找到它们的觅食区。

在箭竹丛中,巡护员通过树干抓痕和新鲜粪便,发现近期大熊猫活动痕迹。据介绍,被大熊猫挠出抓痕的这棵树,相当于人类世界的相亲角,大熊猫们会在特定时间相约在此“比武招亲”。

锁定了大致范围后,巡护小队决定前往海拔2800米左右的小牧羊场沟点位,回收83号红外相机。在83号红外相机里,清晰记录了一对大熊猫母子在雪地摔跤嬉戏的瞬间,活动持续近1小时,滚雪细节清晰,显示野外种群健康状态。

在回收红外相机时,记者还发现了雪雉、毛冠鹿、金丝猴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巡护人员表示,在王朗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不仅是“国宝”,更是自然的“保护伞”。大熊猫的生存需求覆盖了从高山竹林到溪流的全方位生态,使其栖息地上的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相生相成的互利共生关系。

据了解,同属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四川片区,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约88%。为破解野生大熊猫种群隔离难题,自2016年起,四川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科学规划并建设了10条大熊猫生态廊道,持续开展种群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廊道建设工作。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