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的黄精仍在生长,要待中秋来临,才能采挖上市。平常的日子,各种黄精深加工产品和7家特色药膳馆呵护着人们的健康和味蕾。
湖北崇阳“八山半水分半田”,森林覆盖率高达63.62%,发展林下经济条件优越。“林下经济,首先是林,然后是林下。”崇阳县副县长曾岳林说,全县有林地面积212万亩,其中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超过100万亩。
近期,崇阳林下经济好事不断:3年新增20万亩黄精项目高效推进,林下规模养鸡项目正在办理用地手续,“林药康旅”一体发展渐成品牌。
扎实的基础
崇阳是林下经济大县,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均已形成规模。全县从事林下经济产业的经营主体有50多家,带动5万多林农增收。
目前,崇阳已发展林下种植30万亩,其中林下中药材10.2万亩。县内有中药材经营主体153家,种植中药材农户2560户,务工就业人员超过2.3万人;具有中药材初加工能力的经营主体12家,年初加工产量超过2.5万吨。
湖北正在推进盘活林地林木林生态资源改革,全省选择5种类型10个县(市)开展试点,并要求每个地市自选一个县级试点。崇阳即为咸宁市的试点县。
崇阳的试点方案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试点内容的第一项即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方案确定,3年新发展林下经济20万亩,其中国有林场发展10万亩、带动周边乡镇发展10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国有的10万亩由桂花林场管理局、古市林场分别承担。县政府安排县农旅投公司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承担国有林业资源开发任务,并各建设种苗基地20亩。
联农带农的10万亩辐射带动50个以上行政村共同发展,目标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并同步开发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产业。
崇阳现有的中药材种植主要是黄精,3年新增20万亩也主要是发展黄精。
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县在发展黄精,崇阳自认种植规模排名全国第三。有了20万亩的加持,崇阳希望3年后成为全国黄精种植第一大县。
认准了黄精
为什么是黄精?
崇阳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野生黄精在12个乡镇的山中林下均有分布。全县野生药材有400多种,实现人工种植的30多种,主要是黄精、白芨、虎杖、石菖蒲、射干、金银花、钩藤、萆薢和乌药。
黄精药食同源,滋阴养虚、补精气神。
崇阳之于黄精,有种植传统,有加工技术,有政府支持,有企业引领,有市场需求,有效益带动。
县委、县政府鼓励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主导产业来抓。黄精入选十大楚药,崇阳着力打造黄精产业大县。新发展黄精连片面积1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财政每亩奖补1000元,林下黄精每亩补贴500元。
崇阳县中药材协会会长熊银德说:“优质药食同源中药材不会烂市,长期价格有保障。”距离今年鲜品上市尚有一个月,黄精的订单价格已与去年持平。
熊银德说,4年生的黄精每亩可以挖1200公斤以上,5年生的每亩可以挖1500公斤以上,地薄就少种些、地肥就种密些。1亩林地5年产值在2万元以上,除去6000—8000元的成本,每年有2000—3000元的收益。
熊银德还是湖北中药材企业领康公司创始人。崇阳黄精产业,领康公司有全方位的参与、引领。
该公司是全产业链企业。公司业务覆盖黄精种苗繁育、种植生产、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观光旅游、药膳餐饮等领域。
该公司自有5000多亩种植基地,通过崇阳县中药材协会,引导药农成立24家专业合作社,总管理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
该公司与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他们牵头完成的多花黄精种植技术标准成了省标,正在做多花黄精品质药材的认证。黄精喜阴,白芨喜阳,骨碎补主要生长在潮湿的岩石和树干上……林下土壤、环境各异,可以满足不同品种。
熊银德说:“崇阳‘八山半水分半田’,国家保护基本农田,黄精的出路就在林下。”
鸡要这么养
目前,崇阳共有林下养殖牛、羊2万多头(只),养蜂2万多箱。林下养殖正在崇阳广大林区兴起。
湖北愚升公司已经签约引进,在崇阳建设300万只蛋鸡项目,生产蛋白粉,目前正在办理用地手续。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将年创产值12亿元。
数字背后,公司已买下4万多亩林地经营权,还与崇阳的国有林场开展合作,不仅利用林地种植饲料桑,降低饲料成本,还要将淘汰的蛋鸡放到林下散养,让它们捉虫奔走,育肥提质。
淘汰的蛋鸡直接上市,每只的价格只有20元。愚升公司顾问舒位义说:“放到林下散养几个月,基本可以达到农家散养土鸡的品质,每只能卖80到100元。”
林下养殖,居然可以这样搞。(陈永生 李飙 杨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