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立足产业优势,主动求变,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产业转型路径、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打造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聚集区,已形成集种植、研发、交易、文旅发展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2024年,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28.7万亩、占全市39%,产值突破79亿元,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苗木花卉产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发展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升级趋势,肥西县积极探索产业转型路径,紧紧围绕精品苗木、花卉园艺赛道,鼓励企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推动苗木花卉产业向精品化、特色化发展,重点培育观赏苗木、家庭园艺、盆景艺术、特色花卉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官亭镇面对苗木同质化、生产过剩等问题,积极探索集体林地增收新路径。新民、姚岗两村利用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1968.7万元,将原有2000亩过剩苗木通过设计、采购、施工、管护全过程承包的方式,更新为碧根果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与邻近地块原有1.3万余亩碧根果生态农业综合产业园形成产业优势,成为全国同类产业园中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综合产业项目。
肥西县官亭镇合肥垠海园林公司董事长沈向东介绍,目前针对行业下行期,企业正积极调整转型发展方向,打造中国中部林苗一体化示范基地,将垠海园林从单一的苗木生产商,转型为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运营场景、提供增值服务的“产业生态运营商”,逐步从传统种植销售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聚焦“跨界融合、价值延伸”,推动苗木花卉产业与文旅、会展等深度嫁接,打造全场景消费链条。肥西县连续21届成功举办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打造“国字号”林业展会品牌。2024年,肥西县积极创新模式,探索推进市场化办展,加强全国各省市商协会联系合作,鼓励行业协会、市场化办展主体等社会组织做优展会,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参观体验、交流合作。去年11月,全国知名的园艺生活美学连锁品牌安与雷正式签约入驻中国中部花木城产业示范园,从以植物为主的各种场景到为生活场景打造的各种样板、大型的植物科普馆、爬宠类的体验部分等,在店里都能找到。
从线下销售到市场推广蝶变
2022年,经国家林草局批准,“全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信息中心”正式落地肥西,由此拉开全国苗木花卉价格指数体系建设的帷幕。
新华指数农林现货指数部副总监李水艳说,“通过价格指数这一产业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常态化的产销行情动态监测和分析解读,为市场各类主体提供交易定价参考和生产经营决策数据支撑。”目前,已启用国家林草局发布的1107个全国信息采集点,常态化发布20个树种、77个规格品种的价格指数。
在打造国家级权威指数平台的基础上,肥西县立足区域产业特色,自主发起并成功上线“中国·中部花木城”花木行情指数。目前,花木城行情指数发布树种达21个,涉及规格125个,形成了“国家级综合指数+区域性特色指数”的双轮驱动格局。
依托互联网传播优势,组建“赏花悦木到肥西”新媒体团队,为花农和苗木企业搭建“数字桥梁”。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持续推出《赏花悦木到肥西》《肥西苗木故事》《苗好卉美看合肥》等系列短视频,成功激活区域花木产业传播活力。
今年年初,10个装有安徽肥西本土产苗木的集装箱从中国中部花木城缓缓驶出,将漂洋过海最终抵达阿联酋迪拜。中国中部花木城自贸园作为安徽省首个苗木花卉进出口贸易园区,带动肥西花木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将本土的紫薇、樱花、榔榆等50多个品种、近百万株苗木出口到中东、中亚、东南亚3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已突破10亿元。
从低端苗向新品种升级
去年6月,肥西县与安徽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共建安徽肥西花卉科技小院,精心打造花卉、花境植物、木本花卉等十大科技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安徽肥西花木科技小院成功引进培育11个国内外花卉新品种,获批“一种木本花卉高空压条装置”等专利技术7项及45个新品种权,助力产业转型发展。
今年8月,安徽肥西玫瑰(月季)科技小院在中国中部花木城正式揭牌,进一步完善了肥西县花卉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花木、蝴蝶兰、月季三大特色品类的科技支撑格局。科技小院为肥西花卉园艺企业和科研高校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也将助力肥西花木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科技育种、智慧生产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施苗木品种改良计划,引进培育欧洲月季、北美红枫等11个国内外珍稀品种。建立“品种资源圃—繁育基地—推广示范区”三级体系,建成200亩良种繁育基地,配备智能温控、滴灌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年培育优质种苗800万株,供应周边省份及长三角地区。
肥西县将提升苗木质量的理念融入育苗、种植到管护、供苗的全流程,按照《安徽省造林技术导则》《安徽省主要绿化树种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规程》等标准要求,对苗木培育、圃地管理、检验检疫等各环节严格管控,开展智慧林业、技能培训等软硬件建设,中部花木城丰乐自贸园已建成国家级无检疫对象苗圃;垠海公司从以色列引进标准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多数龙头企业实现了病虫害监测、土壤分析等技术自给,从生物防治到测土控肥,科技引领着肥西苗木花卉向更高品质、更高标准发展。
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肥西县强化职能转变,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政策讲解,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载体,成功培育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建成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1个、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2个。
针对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难问题,联合金融机构推出“苗木e贷”“苗木振兴贷”等专项金融产品,累计信用贷款达2亿元;鼓励绿化项目中标企业优先采购本地苗木花卉,2024年以来采购使用本土苗木约2000万元。加大招商力度,通过建设花木城二期项目,打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招引行业头部企业落地开业,推动本地苗木产业向花卉园艺、家庭消费等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举办三届苗木花卉供需对接会,建立政校银企四方紧密合作、协同发力机制,加大对本土优质苗木推介力度。联合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举办合肥市首届苗木花卉进出口贸易暨产业对接现场推介会,开展肥西花漾风华年货大集、花卉园艺主题沙龙、肥西“花花世界”乐享节、园林微景观制作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相继开展全国百强苗企、全国优秀采集点、合肥市首届十大苗木花卉基地十大苗木花卉经纪人等系列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和内在动力。(杨忠祥 肖霞 赵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