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河北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2025-10-20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河北加强古树名木保护

51万余株古树名木生机盎然

近年来,河北把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作为构筑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重要举措,全方位开展资源保护。截至目前,分布于全省各地的1.61万株散生古树、705个古树群(48.92万株)和9862株名木萌发新枝,生机盎然。其中,5株古树和4个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双百”古树。 

建章立制,强化法治保障。近年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编制《河北省国土绿化规划(2018—2035)》,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的通知》,做到制度健全、规划先行、法治作保、应保尽保。 

精准施策,推进科学管护。河北省林草局专门建立数据库,按照不同树种,分地、分类、分级定制“一对一”精确保护方案;与单位或个人签订管护责任书,开展定向保护;根据树龄、特征、坐标定位、生长环境、生长情况等信息,建立电子养护档案,录入全国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及时更新信息。 

加强监管,实现城乡覆盖。河北省林草局在全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强化管护城乡全覆盖,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实行不定期监督检查;联合公安、住建等部门依法开展“春风2024”专项打击破坏古树名木整治行动,近年来全省无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区域协同,促进规范保护。京津冀三地联合签署《京津冀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制定《古柏树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建立京津冀古树名木基因保存资源圃,保留古树名木宝贵基因,提升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能力。 

专项投入,开启“智慧守护”。自2023年以来,河北省林草局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资金3108万元,抢救复壮557株濒危及衰弱古树名木;积极打造“智慧守护系统”,采集省内90株千年以上或具有重要文化景观价值的古树基因,建立珍贵基因“活档案”,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孙玉霞 王铁军 姜慧婕)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