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湖北武汉:创新“公园绿地分流”模式 提升绿地空间效能

2025-10-23    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为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上下学时段交通拥堵、改善家长等候环境,湖北省武汉市园林部门联合公安、交管、教育等多部门,积极探索“公园绿地+交通疏导”新路径。

因地制宜推进试点,形成多元分流模式

各区结合实际,采取“一路一策”“一园一策”方式,灵活利用公园绿地资源缓解“放学堵”。武汉市汉阳区在钟家村小学三里坡校区与江腾苑游园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在莲花湖公园设置专用步行路径与引导标识,晴川初级中学学生放学后可直接入园、家长园内等候,实现人车分流;在英才公园内开辟通行路径,配套休闲座椅、遮阳棚和健身设施,将等候区升级为家长可休憩交流的“温馨客厅”。江岸区、武昌区、青山区等区也结合各自实际,通过设置条石座椅、优化出口路径等方式,以最小干预实现安全分流与等候功能提升。

多个部门协同联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建立“园林+公安交管+教育+街道”多方协同工作机制,通过信息互通、规划共商、管理联动,统筹推进绿地优化、交通组织与安全维护,有效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形成治理合力,保障“公园分流”模式有序实施、长效运行。

绿地空间功能升级,提升多重综合效益

通过将公园绿地融入通学路径,实现从“静态观赏”到“动态联通”的功能升级,把家长等候过程转化为休憩体验,提升城市人文关怀。以较小投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既优化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也增强了绿地服务效能,实现交通治理、空间增效与民生改善的多重目标。

下一步,武汉市将系统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协同机制,研究制定“通学型口袋公园”建设与改造工作指导性标准,在全市具备条件的学校周边绿地进行推广。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