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白鹤南迁“掉队”了怎么办?跨省联动守护迁徙路

2025-10-3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每年秋冬季,数以百万计的候鸟要进行漫长而壮观的南迁越冬之旅。在迁徙过程中,它们要经历天气、食物和捕食者威胁等各种生存挑战。

10月中旬,黑龙江省黑河市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救助了一只白鹤幼鸟,经检查,这只幼鸟是因长途迁徙体力不支而“掉队”。为了让小白鹤能尽快融入鹤群,继续南迁之旅,一场跨省救助护飞行动就此展开。


黑龙江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助的这只白鹤幼鸟,年龄不到一岁。刚到救助站时,它身体虚弱、头部带伤无法飞行,也不能自主进食。工作人员通过丰富食料,精心喂养7天后,小家伙状态明显好转。

经兽医评估,它已具备放飞条件。而放飞区域的选择,则是决定白鹤幼鸟能否顺利融入鹤群、继续南迁的关键。

在选择放飞地点时,工作人员发现迁徙的鹤群已经基本飞抵吉林莫莫格湿地。于是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指导下,胜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将小白鹤转交给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由护飞队志愿者负责小白鹤的放飞。

10月19日,乘车跨越800多公里,小白鹤终于抵达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护中心。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队长潘晟昱: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有4100多只白鹤在这里停歇中转,下一步准备南迁,这个条件正适合这只鹤融入到环境里,跟上大部队南迁。

在救护中心,护飞队的志愿者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为它量身定制了适应计划:用小鱼、玉米等食物训练它的啄食精度;还在它笼舍隔壁安排了丹顶鹤、白鹤等鸟类,减少应激反应。

10月24日下午,护飞队的志愿者和保护区的科研人员为小白鹤佩戴了环志和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提供的卫星追踪器,以便追踪它未来的生存状态。

历经十多天的跨省救助,这只小白鹤即将回归自然。在放飞前,工作人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小桥”。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队长潘晟昱:桥是桥梁的桥,我们想通过这次救助护飞,让这只小鹤作为串联起多地爱鸟护鸟人士的桥梁。

放飞后的“小桥”走向湿地,下水洗澡、梳理羽毛,并开始尝试觅食,但融入种群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队长潘晟昱:“小桥”应该是还很谨慎,大鹤群没融入进去。它现在融入了一个4只鹤的小群,鹤群中的三只成年鹤对它没有什么排斥。刚才四口之家飞起来后,“小桥”马上跟着飞了,但是它飞行能力弱,飞行高度比不上成年鹤;飞行的距离短,大约300米左右它就落下来了,跟不上队伍。它可能体力体能还差一点,但是它具备飞翔能力。

为了不惊扰鹤群,这几天,工作人员都会在远处通过卫星追踪器信号锁定“小桥”的身影,并用单筒望远镜等设备远距离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队长潘晟昱:“小桥”跟其他鹤的行为差不多,梳理羽毛,这挺好的。一是没落单,二是它在小群体里,说明它有融入社会的愿望。我们会一直观察到它迁徙飞走,它如果落下了,我们可能要联系当地志愿者和保护区,对它进行监看。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