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方动态

生态的厚延长了北京炫彩的秋

2025-11-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彩叶树种种植面积近278万亩

生态的厚延长了北京炫彩的秋

京西林场千军台分场山色 何建勇摄

自10月中旬起直至11月下旬,北京市从远郊山岭的层林尽染,到城市街巷的落叶铺金,秋色的浓郁与持久均胜往年。气象数据与园林观测证实,今年,北京彩叶的最佳观赏期较往年延长了近一周。“加长版”的秋日美景并非偶然天成,背后是多年来北京市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科学长远的生态规划,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增彩延绿让生态景观持续提升,厚重的生态底色成就了夺目的古都秋色。

久久为功铺就“炫彩北京”

高颜值的秋色,是北京尊重自然规律、持之以恒推进国土绿化、加强生态修复的生动体现。“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34.8万亩,平原地区更是形成了40片万亩以上的大型森林板块,与山区绿屏有机衔接,共同构成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彩叶树种种植面积近278万亩。

在浅山区,大力实施“浅山彩屏”建设工程,通过生态林断带修复、废弃矿山治理和大尺度块状绿化,系统修复和提升生态功能。围绕名胜古迹、景区景点、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大规模补植乡土阔叶彩叶树种,实施森林“彩化”,形成100处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春花秋叶彩林”,并对退化林分进行优化改造,实现“山山看彩叶”的美好愿景。

在平原地区,平原彩林增补工程统筹原有林地资源,以更高更绿更长久为目标,对250万亩平原生态林进行精细化经营。工程特别注重选择雄性毛白杨、蒙古栎、栓皮栎、元宝枫等高大乔木和白皮松等乡土常绿树种进行补植,不断提升林分的生态稳定性与景观丰富度。特别是持续推进的林下补栎行动,让全市栎类树种种植面积达216万亩,为秋日斑斓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增彩延绿织就多彩京秋

秋冬绿化景观单一,是北京生态建设面临的长期课题。自2015年起,北京市前瞻性地启动了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用科技的力量为城市妆容注入活力。

工程汇聚国内外专家智慧,组建多领域攻关团队,与企事业单位协同创新,聚焦于新优彩色、常绿乡土植物的筛选、繁育与应用技术研究。经过数年努力,成功完成了包括“丽红”元宝枫、青榨槭、栓皮栎、菌根白皮松、涝峪苔草等在内的85种新优乡土植物的优株筛选、培育和快繁技术攻关,筛选保存优良种质资源1000余份,规模化繁育高品质增彩延绿苗木超过150万株。这些精心选育的品种,不仅色彩表现优异,而且适应性强,为丰富北京秋色提供了充足颜料。

技术突破不止于品种选择。工程大力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在所有示范区规定使用有机肥、菌根肥等,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创新集雨节水措施,建设雨水花园、采用痕量灌溉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初步构建了符合北京特点的“树木医”体系,对城市树木进行健康诊断和精细化养护。这些综合技术的应用,显著延长了树叶的变色期和挂叶期。

如今,一批融合了新技术、新理念、新植物的增彩延绿科技创新示范区成为市民争相前往的“网红打卡地”,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科技给城市生态和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

立体彩化绘就花园城市

随着花园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北京的绿化彩化实现了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让生态色彩自然嵌入市民生活。

创新性地推进绿化彩化立体化,打造“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季相风貌。结合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四环路打造了65公里绚丽的“月季不断线”特色环路景观,东四环路已率先形成15.6公里的“全线月季花环”;昆玉河、京密引水渠等滨水空间新增了数十公里的围网花墙和彩化节点。更令人称道的是对城市“金角银边”的活化利用,通过制定专项实施意见和举办设计大赛,在桥下空间、街巷胡同以及电箱、快递柜等城市“家具”上,巧妙实施立体绿化和微花园建设,全市打造了100处充满趣味的城市微花园,让曾经的灰色角落焕发盎然生机,成为秋日里的“微美”风景。

当彩化融入生活,这个秋季,北京市民在通勤、购物、休闲时都能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见景”的生态福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日益清晰。

花样文旅成就全民共享

如何让生态之美可感可及?作为“花园四季”品牌文化活动之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精心策划了“多彩京秋”生态文化盛宴,将优质的生态产品转化为丰富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幸福。

活动推出“多彩公园”“金秋画廊”“斑斓森林”三大类赏秋体验场景,精选颐和园、国家植物园、潭柘寺等50家赏秋公园,30条斑斓似锦的“城市画廊”,以及妙峰山、坡峰岭、十三陵国家森林公园等20处郊野彩叶森林。同时,还推荐了12条“醉美金秋体验线”,用风景道路串联景点,满足市民自驾、骑行、徒步等多样化赏秋需求。全市还围绕“非遗互动”“自然教育”“金秋市集”等主题,举办了超过800场生态文化活动,将生态、农业、文旅、体育深度融合,为各年龄段市民提供了专属的秋日乐趣。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在全市山区、平原、城区设置30个彩叶监测点,定期发布的彩叶变色率及游览推荐指数,已成为市民赏秋出行指南。同时发布“赏红一张图”和“游品赏秀”生态文化活动导览图,帮助市民精准规划出游。此外,与商圈、企业联动拉动绿色消费,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尚文博 方昊)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