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发布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坚决扛牢治绿兴林政治责任,保护管理好森林、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绿地等生态资源,统筹推进绿美合肥建设,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全面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本底。
守牢森林防火安全底线。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和经营主体各方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村级林长和护林员“前哨”作用。加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野外火源管控、督查检查力度,抓实抓细冬至、春节、清明等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防火工作。持续深化“空天地人”一体化防灭火网络建设,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科学处置等数字智能化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严格森林资源管护。不折不扣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森林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大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完善国土变更调查协同机制。深入开展“清网护鸟”“网盾”等专项行动,防范和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鸟类等野生动物行为,加强候鸟迁飞通道节点巡查保护,深入推进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修复。
统筹湿地保护利用。注重科学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动态监测与评估,稳步提升环巢湖湿地、湿地公园、黄陂湖等重要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行为。积极拓展“湿地+”,打造“湿地+研学”“湿地+旅游”等特色品牌,提升惠民效益。持续深化环巢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聚力推进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着力健全园林绿化“规建治”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力建设百姓身边的公园游园,深入推行“公园+”。持续实施“市民园长”制,探索推行园丁负责制。推动园林绿化日常管护向精细化、常态化、智能化转变,开展存量绿化评估调查分析,有序推进绿化结构优化、树木疏解和小老树复壮等工作,持续开展绿化遮挡交通视距整治。
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松材线虫病精准监测,抓实疫木除治、疫源管控等重点环节,实行闭环管理,严厉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坚决遏制疫情发生和蔓延;健全美国白蛾长效监测机制,严把苗木调运检疫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除治,切实维护森林健康。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放活林地经营权,规范有序开展林地流转、经营和管理。强化政策支撑,持续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惠民共富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兴经营主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坚持“小切口”“差异化”探索改革新路径,不断增强林业发展活力。
切实履行护林管绿责任。加强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林长制责任体系建设,各级林长要主动担责,以上率下,通过检查督导、座谈走访、组织调度,协调解决责任区域内林业园林资源保护、管理、发展等重要问题、重大难题,不断提升林长制治理效能。各级林长办、部门单位要密切配合,创新协作推进机制,充分汇聚保护发展合力。 (杨忠祥 何玉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