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以林长制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压实林长责任,实施“绿满陇中”行动,提升治理效能,筑牢陇中生态屏障,林长制工作获 2024年全国林长制激励表扬及省级考核优秀。
强化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共治格局。一是司法协作护资源。市林草局联合检察、公安机关建立司法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深化案件线索移送、办理会商与联合督查,强化行刑衔接,协同保护林草资源。二是社会监督聚合力。全市推行“林长+义务监督员”机制,选聘147名“两代表一委员”等担任义务监督员,聚焦林长、护林员履职及林草湿资源保护问题开展监督,倒逼责任落实。三是区域联动强保护。各县区及直属场站建立“直属单位+地方”“双林长”协同联动机制,开展跨区域巡护监测,共建共护共治共管区域生态,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优化产业模式,促进生态经济双赢。坚持政府引导(林长包抓、部门指导)、集体负责、群众参与,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漳县、岷县推广“林长+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农户栽植乌龙头,建立产业基地。通过“林长抓总、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模式,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聚焦“三绿”并举,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扩绿。2025年实施“三北”工程项目4个82.56万亩,总投资5.38亿元,已完成治理43.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220万株、通道绿化1230公里,均超过年计划的80%。二是全面兴绿。推进“林果、林下、碳汇”三产融合,今年林下种植8.27万亩、养殖14.01万头(只),林果提质增效4.69万亩,经济林果总面积达125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1395万元。完成集体林权宗地勘测22.5万宗160.09万亩,新增林权流转5.7万亩,发放林权证977本,发行林票19张2.7万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412个。三是严格护绿。开展森林督查、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查处行政案件20起,罚款17.98万元,生态修复10多亩;落实林草防火“8311”措施,构建横纵到底责任体系。
定西市通过系统推进林长制改革,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陇中生态屏障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截至目前,全市设立四级林长7090 名,划定责任网格5850个,配备护林(草)员10733名,更新林长公示牌2188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