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大美兴安 > 工作动态

黑龙江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3种植物新记录种

2025-09-03    来源: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日,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植物分类专家与黑龙江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人员在保护区开展植物调查时,意外发现了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神奇泥炭藓。

神奇泥炭藓是中位泥炭藓复合群修订后产生的,依据分类修订的描述,结合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中国大兴安岭地区采自岭峰保护区的泥炭藓与神奇泥炭藓的特征描述相符,即神奇泥炭藓在我国也有分布,为中国新记录种。神奇泥炭藓属于泥炭藓科泥炭藓属,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特殊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对维持当地的水分平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调查库页红景天的伴生植物时,科研人员还发现了2种黑龙江新记录植物——贺兰山蝇子草和密序大黄。贺兰山蝇子草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产于我国内蒙古、宁夏(贺兰山区),生于海拔2000米至2700米山地灌丛或沟岸草地。密序大黄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产于新疆北部海拔2000米左右山坡地带。《东北植物检索表》和《黑龙江植物志》等均未记录2种植物。这2种植物在岭峰保护区分布于海拔670米的碎石山坡,为研究植物的地理分布、演化历史等提供了宝贵的样本。

这次中国新记录和黑龙江新记录物种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黑龙江岭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独特性。对于植物学家来说,这些新记录植物地理分布点位的发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起源与扩散过程。

未来,保护区将进一步加强科研监测力度,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研究工作,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其他保护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守护这片珍贵的自然宝藏,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王莉 于健)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