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正式启动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森林火烧迹地评估与恢复技术推广与示范”,旨在系统探索中国寒温带地区森林火灾后生态修复路径,为该类区域灾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为确保项目科学有序推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寒温带林业研究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全程参与指导,覆盖林分评估、修复措施制定及后期监测等各个环节。项目核心示范区设在松岭林业局石头山林场88林班1-2小班,计划建设300亩兴安落叶松火烧迹地恢复关键技术示范林。该火烧迹地生态修复工作围绕“”核心目标,按四个步骤精准实施。基础优化:优先保护天然更新的实生苗木,对丛生杨桦进行定株疏伐,重点清理萌生白桦与窜根杨树,同步开展实生苗抚育,清除残余烧死木与藤条灌木,优化林木生长环境。结构补全:依据树冠投影测算剩余空间,结合实生幼苗数量科学设定株行距,补植针叶树种,推动针阔混交结构快速形成,缩短生态演替周期。动态调控:在林木出现竞争时实施透光抚育,采伐影响针叶树生长的萌生阔叶树种,重点保护实生针叶幼苗,确保针叶树优势生长。长效稳定:待林木明显分化后确定目标树种,通过目标树经营模式,逐步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最终使林分恢复至火烧前稳定状态。
目前,项目已进入林间作业阶段。项目负责人王之安表示,该项目不仅有助于示范林本身生态修复,更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未来可应用于松岭林业局16万余亩火烧迹地及国内同类寒温带林区生态修复,有力推动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周任远 夏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