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大美兴安 > 工作动态

十八站林业局成功培育赏食百合 已建成30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2025-10-16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在十八站林业局赏食百合示范基地,50万株百合种球正在寒土中积蓄越冬能量,技术人员穿梭田间,仔细记录其生长数据。虽已过盛花期,但这片位于北纬52°的高寒林区,正因“赏食百合寒地繁育与种植项目”的技术突破,悄然孕育着林下生态产业的新生机。

作为2024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十八站林业局承担,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项目团队优选抗寒性强、生长期短、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百合新品种“粉黛”,成功破解了传统作物在极寒条件下难以存活与生长的技术瓶颈,为寒地林下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目前,已建成30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铺设排水沟1000米,安装智能喷灌系统,引进优质种球50万株,种球成活率达95%以上;改造升级育苗大棚1栋,建设专用炼苗场地,并购置相关设备与栽培基质,为后续扩繁奠定基础。“粉黛”百合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其食用鳞茎富含多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市场前景广阔。按照项目规划,两年内完成30亩种植区建设,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林下百合种植50亩。据测算,若按每株种球或每支鲜切花1~2元的市场价格计算,50万株百合可实现产值约50万~100万元,为林区职工增收开辟新渠道。

“我们坚持‘科技兴林、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该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探索高寒地区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十八站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赏食百合的成功引种与培育,不仅为寒地林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更通过“科技+生态+产业”的融合模式,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孟祥凤)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