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大美兴安 > 工作动态

林海深处有“新篇”——呼玛县金山林场转型发展侧记

2025-10-17    来源:大兴安岭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沿G331国道向呼玛县金山林场行进,车辆拐过一道弯后不久,连片苍翠的樟子松林便映入眼帘,距呼玛县城23公里的金山林场森林研学营地,就隐匿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林海间。近日,“沿着总书记足迹”采访组走进这座与森林共生的营地,探寻其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并行的发展故事。

推开那座承载着森林记忆的标本馆大门,记者看到了天麻、黄芪、多尾凤蝶、花脸鸭、兴安杜鹃……其中不乏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标本,在这123平方米的空间里,388种动植物标本错落陈列,每一件都像是定格了森林的“瞬间剪影”。

“您看这只柑橘凤蝶标本,翅膀上的斑纹还保留着自然的光泽,制作的时候,得先小心翼翼固定翅膀,再慢慢调整姿态,一点都急不得。”金山林场书记姚绵胜迎上前来,指尖轻触展柜,向采访组成员讲述每件展品背后“从森林到展馆”的故事。

如今,这里成了中小学生的“自然课堂”。每到夏令营,孩子们围着展柜,听物种习性、看标本细节,对森林的好奇就在驻足凝视间生根。标本馆对面的制作室里,常年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白色工作布上镊子、标本盒排得整齐,刚采来的植物枝叶、各类昆虫躺在托盘里,透着新鲜劲儿。

“每到研学季,我们的职工就会带着孩子们走进林子找蝴蝶、采植物。”姚绵胜拿起一只刚固定好的蝴蝶标本笑着说,“回到制作室,再一步步教他们如何制作标本。这些标本不只是展品,更是让孩子们读懂森林的‘活教材’,能让他们真正记住这片林子的珍贵。”

记者了解到,金山林场的这门“手工课”已持续两年,百余名俄罗斯小学生也来此研学,他们在这片林子里识草木、学防火、做标本,把中国林海的记忆带回到自己的家乡。

研学营地的搭建与红火,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对林场转型的前瞻布局。2019年初,呼玛县政府立足林场森林资源,结合文化旅游、研学实践教育发展趋势,投资启动金山林场森林研学营地建设,为林场转型按下“加速键”。2022年,刚到任的姚绵胜望着郁郁葱葱的林海,心中始终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让这片林子既护得住,又能为职工带来收益?”转机藏在一场巡林的雪地里。当时,半埋在积雪中的松塔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些过去被视作“林下废料”的东西,突然让他有了新思路。凭着早年在木材厂学到的手工技艺,他试着将松塔拆解、打磨,再搭配本地树枝、麻绳,制作出第一个松塔摆件。

这一尝试让林场职工看到了新希望。不久后,“金山松韵文化旅游创意工作室”正式成立。依托林场1862公顷天然樟子松母树林资源,职工们纷纷加入文创制作队伍,有人擅长将松塔打磨得纹理细腻,有人设计出“好运手捧花”“兴安鹿”等特色造型,还有人将制作过程转化为研学课程,让孩子们亲手拼搭松塔工艺品。“以前就守着林子过日子,哪想过松塔能变‘钱袋子’。”金山林场扑火小队长魏震举着刚做好的手工艺品,笑着说:“现在不仅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让外人知道咱金山林场的好!”如今,松塔文创带动60多名职工参与创作,年人均增收约2000元,他们的作品还走进了哈洽会、厦门文博会,让大兴安岭的“森林味道”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漫步金山林场,曾经回荡着油锯轰鸣的山林,如今满是研学团队和游客的欢声笑语,老林场早已换了新模样。

老兵驿站木质装修的空间透着温暖,驿站内划分休憩区、展览区、服务咨询台,热水壶、急救箱、充电插座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为过往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和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青松学堂里,在此研学的小朋友们听林场工作人员讲东北抗联、呼玛历史等故事,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秋日的果蔬采摘园里,一派丰收景象。这片采摘园里种植的均为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果蔬,既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也为研学营地提供新鲜食材。

沿着林场打造的七里松香研学步道前行,樟子松的清香伴着微风萦绕鼻尖,孩子们可以亲手触摸不同树种的叶片纹理,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

凭借生态保护与产业转型的亮眼成果,金山林场森林研学营地先后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黑龙江省第四批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龙江老兵驿站、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夕阳西下,樟子松林被染成金红色,林海间的营地里职工们忙碌的身影透着一股向上的劲儿。金山林场的转型,没有复杂的道理,不过是把生态护好,把资源用活,让林子能养人,人能护好林子。这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不仅让这片林海焕发新生,也给更多林区写下了可学可做的答案。(记者 李秋颖)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