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保护动态

山西新绛:创新实践护“国宝” 古树逢春展新姿

2025-11-13    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年来,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为保护全县古树名木资源,通过精准建档、科学复壮、文化赋能等举措,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保护体系,为古树撑起一顶顶坚实的“保护伞”。

精准普查,建立信息档案

2024年8月,新绛县林业局抽调5名技术人员深入全县9个镇100多个村,通过逐镇、逐村排查的方式,对每棵古树的胸围、冠幅、树高进行测量、登记,并多角度拍摄古树的全景、近景、局部特写等照片,建立“一树一档”信息档案。

调查结果显示(不包括城区):该县树龄在100年~2000年以上共计86株,其中100~300年的三级46株,300~500年的二级22株,500~2000年的一级18株。涵盖了楸树、侧柏、皂角和槐树等树种。其中古交镇王村的侧柏树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所植,树龄达2000多年,曾获运城市“最具人文价值的古树”称号。

科学复壮,撑起古树“保护伞”

今年,该县林业局按照有关政策和要求,编制完成《新绛县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项目实施方案》《新绛县2025年古树名木抢救复壮项目实施方案》,并遴选出23株叶黄枝枯、抗病力弱、树体开裂、中空腐朽等的一、二级古树,由第三方专业人员实施科学和专业复壮养护。

按照一树一策、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改善立地条件、改良地下环境、防治有害生物、加装保护设施、悬挂标牌等措施,使这23株苍劲老树古树重新恢复天然树势,抗逆能力得到增强,健康生长态势改善,存活寿命得以延长。

文化赋能,讲好古树故事

近年来,该县林业局不断组织力量开展古树历史和人文的调查研究,目前已挖掘出20多个有历史、有影响、有价值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

这些抢救整理的典故和传说,寓意深刻,通俗易懂,充满生命智慧和人文温度。如:《“五色槐”前辨忠奸》,象征着取义舍生、誓保忠良的英雄气概;《秦堡点兵开盛世》,展现了唐初李世民发动“柏壁之战”,保护新生李姓王朝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等等。

挖掘整理出的古树人文故事,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被赋予了美好品格和寓意,智慧密码和生长年轮镌刻在时光记忆里,成为滋养未来的文化根系,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旅游文化资源。

新绛县将借助《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东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加强对古树名木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形成“全民爱古树、共同护绿色”的良好氛围,让绿色遗产在新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