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保护动态

山西太原多部门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

2025-11-28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山西太原多部门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
织密护鸟防线建设生态家园

初冬的山西省太原市,汾河两岸水波潋滟、芦苇摇曳,南迁的候鸟在此停歇嬉戏,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为守护这番美景,今年10月起,太原市18个部门协同发力,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以“宣传﹢执法”双轮驱动,全链条织密护鸟防线,建设生态家园。

专项行动绘就保护蓝图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太原作为汾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两处候鸟迁徙通道,也是非法捕猎、贩卖鸟类等违法行为的易发区域。为保护野生动物,保障候鸟顺利迁徙,太原市出台《保护鸟类活动和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专项行动联合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10月至2028年12月开展为期三年的联合行动。其中,2025年10月至12月为宣传发动、集中攻坚阶段,重点打击典型案件、清理乱捕滥猎现象;2026年1月至2028年12月为持续发力、巩固提升阶段,构建常态化保护体系。全市18个参与部门各司其职,从养殖、捕猎、贩卖到运输、交易全环节布设监管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格局。

专项行动聚焦养殖、捕猎、贩卖全链条精准监管: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排查人工繁育场所,严查无证养殖;市场监管局清查花鸟市场、餐饮场所及网络交易平台,杜绝非法销售;城乡管理局整治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邮政、交通运输部门强化运输寄递环节管控,落实实名制和安全检查。

11月7日,联合执法组对太原动物园周边商铺开展了突击检查,并向经营者普及相关法律法规。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共对各类交易平台开展网络监控86771次,检查各类场所500余次,其中鸟类经营户68家,收容救助鸟类百余只、集中放飞48只。

精准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太原市科学划定核心禁猎区和重点管控区两级管控区域,核心禁猎区涵盖汾河上游自然保护区、汾河二坝库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区域,全年严禁非法捕猎贩卖;重点管控区包括城市公园、林区等鸟类集中停歇地,强化鸟类迁徙期各项管控措施。

为确保管控措施落地,太原市设立了50余块禁猎区标识牌,明确管控责任与举报电话。县(市、区)组织乡镇、村(社区)开展日常巡护,核心禁猎区每周巡护不少于3次。该市还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互通、线索互转、执法互助。在娄烦县汾河上游保护区,林草、公安等部门联合乡镇干部及志愿者组成巡护队伍,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制度,严查严管非法捕猎贩卖野生动物行为,全市非法捕猎现象显著减少,候鸟数量逐年增多。

作为候鸟重要栖息地,汾河水库区域吸引大量雁鸭类、鹭类栖息。11月13日,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娄烦县汾河上游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执法人员采取徒步巡查与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加密巡护频次,迁徙期重点管控区每周巡护不少于1次,核心禁猎区每周巡护3次以上。

宣传科普凝聚保护合力

11月7日,太原动物园启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设置科普展示、法律咨询、互动体验区,通过发放宣传册、展示鸟类标本、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向市民普及鸟类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为扩大宣传覆盖面,太原市通过构建融媒体宣传矩阵,在“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节点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公开典型案例开展普法。该市组织青少年开展“爱鸟护鸟进校园”“小小观鸟员”等实践活动,对花鸟市场、物流寄递等行业从业者开展普法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保护鸟类宣传活动50余场,发放材料2万余份,线上宣传点击量超10万人次,“爱鸟护鸟、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

“保护鸟类是长期任务,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各级各部门要将鸟类保护纳入林长制,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建立执法监管常态机制;发挥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等机制作用,畅通信息交流与案件移送渠道,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通过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等提高违法成本;建立数据报送和跟踪问效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汾河汤汤,候鸟翩跹。在太原市汾河两岸,越来越多野生鸟类繁衍生息,成为城市生态改善的生动写照。下一步,太原将持续深化多部门协同,常态化开展宣传与执法,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野生动物保护氛围。(邢云鹏)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