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动植物保护 > 物种保护

湖北堵河源保护区发现三棱虾脊兰

2025-04-30   来源:湖北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近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坪管理站工作人员在马鬃岭区域开展巡护监测工作时,在海拔1900米的混交林阴坡地带,惊喜发现了4株形态独特的野生植物。经专业机构鉴定,确认这些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三棱虾脊兰,且正处于花期。

此次发现的三棱虾脊兰生长在潮湿的落叶层与枯枝杂草交织区域,植株高约30厘米,淡紫色花序如流苏般垂落,假鳞茎具有明显的棱状突起,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尽显自然之美。三棱虾脊兰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严苛,偏好温暖湿润、半阴的气候,通常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林下或山谷溪边。此次在堵河源保护区发现该物种,充分体现了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适宜性,为珍稀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一直以来,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不断强化巡护监测体系建设,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工作人员通过定期开展野外巡护、物种监测等工作,详细记录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生态问题,为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现三棱虾脊兰,不仅是对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成效的肯定,也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保护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深入开展生态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守护好这片珍贵的生态家园,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