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次新发现的拟阿芒荫眼蝶,目前福建省永安市已累计发现了351种有影像记录的蝴蝶。”8月25日,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老张回忆起8月17日的新发现,依然兴奋不已。
那天清晨,在保护区海拔约1200米的阔叶林下,老张在日常巡护中,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只独特的蝴蝶吸引住了。“这只蝴蝶的腹面花纹接近黑斑荫眼蝶,但整体底色较浅亮,翅脉线白色明显,光芒四射。”老张兴奋地拿出相机,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画面。
经蝶类专家鉴定确认,这只神秘的蝴蝶为“拟阿芒荫眼蝶”,是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又一新发现。
拟阿芒荫眼蝶是一种中大型眼蝶,雌雄相似。翅背面褐色至浅色,雄蝶前翅基部及附近密布褐色细毛,外中区分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后翅中域以外区域大面积淡黄褐色或乳白色,外中区分布1列深褐色眼斑。前翅腹面外中区上部具2枚眼斑,后翅腹面颜色鲜亮,具黑褐色的斑块,外中区具7枚眼斑。多见于中高海拔山区,栖息于林下土坡等环境,喜欢在泥地吸水。幼虫寄主为禾本科芒属植物,1年1代,主要分布于陕南、湖北、华东等地。
“这次发现的拟阿芒荫眼蝶,是2022年从阿芒荫眼蝶大陆亚种提升上来的独立种。”老张说,“它的发现,为我们研究这一物种提供了新的线索。”
据老张介绍,一个多月前,蝶友们还在永安市洪田镇的天台山和紫云山发现了永安市蝴蝶新记录种——直带黛眼蝶,这种蝴蝶喜欢在较暗的树荫下活动,常常与蒙链荫眼蝶和黑斑荫眼蝶等混群。
直带黛眼蝶是一种中大型眼蝶。雄蝶前翅较尖,翅背面黑褐色,后翅亚外缘有数个眼斑,翅腹面色泽淡,前翅内外区底色不同,内侧深外侧浅,亚外缘有竖直排列、大小相等的5个眼斑,后翅亚外缘有6个清晰的眼斑。雌蝶翅形更阔,色泽较雄蝶淡,前翅背面有1道外斜的白线。幼虫以禾本科多种竹属植物为寄主,1年多代,多见于6-10月。在国内,直带黛眼蝶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福建等地,国外则见于缅甸、泰国、越南等地。
“这些新发现的蝴蝶种类,充分彰显了永安市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区多年来重视生态保护的成果体现。”老张说。多年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不仅为这些美丽的蝴蝶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更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