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林草新闻 > 改革发展 > 各地动态

浙江余杭:坚持生态优先 下活“林业发展+共富”一盘棋

2023-05-10   来源:浙江省林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浙江省余杭区以落实林长制为抓手,加快建设高质量森林浙江,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之地,真正让绿色成为浙江最动人的色彩。2022年,余杭区成功入选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林长制改革十大案例,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优秀县(市、区)。

近日,余杭区2023年一号林长令发布,该区持续构建起党政主责、分级管理的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构建严密的基层森林湿地管护网格化体系,创新“智慧林长”智治抓手,以“林长制”促“林长治”,以林业“含绿量”提升全区发展“含金量”,不断推进林业工作纵深发展。 

一、深耕生态优势,“国土绿化”版图再更新。一是全面开启数字义务植树,合力种植新绿。今年余杭区开展了50余场义务植树活动,推广使用浙江省林业局开发的“浙里种树”应用小程序,全面普及“互联网+义务植树”,用户只需在小程序中进行登记、审核预约、扫码领苗即可植树,完成植树后,植树者可在小程序上获得年碳汇量、林业碳积分,可转化为碳普惠积分,参与全省碳普惠行动。该区还推出“市民林”“亲子林”“青年林”“亚运林”等面向市民的专场植树活动。截至目前,义务植树线上线下已登记造林绿化11.08万人次,抚育管护18.71万人次,全区尽责率达41.5%,已提前完成季度义务植树目标。二是全面落实湿地修复项目,优化生物生境。北湖草荡打造集生境保育、自然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全国智慧型鸟类教育示范区。截至目前,北湖草荡一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目前已完成形象工程的45%,预计7月前竣工;二期观鸟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提升于今年12月底前完成概念方案;在三白潭湿地周边创建湿地保护小区、多用途管理区、湿地公园等保护形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湿地保护群。三是全面开启护创结合模式,打造绿色品牌。结合迎亚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区约280万平方米、1500个左右村庄绿化养护、高等级线性等地块进行矢量化数据落地上图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水平。2022年五常街道、中泰街道被认定为“省森林城镇”,良渚街道、黄湖镇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康养名镇”,百丈镇泗溪村、径山镇平山村被命名为“省生态文化基地”,良渚街道崇福社区等5个村社被命名为“省级森林人家”,百丈镇仙岩村等10个单位建设的森林氧吧被命名为“浙江森林氧吧”,五常街道横板桥社区等6个村社被授予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称号,有力提升了全区整体绿化水平。 

二、布局三项防控,“安全屏障”再升级。一是打赢松材线虫防控“阻击战”。根据秋季普查倒排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对全区松林开展普查、抽检和拔点验收材料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黄湖、鸬鸟、瓶窑、百丈等枯死松树频发区域林相改造,减轻后续“动态清零”压力。组织开展每月巡查,截至目前,下发整改通报6起,组织抽查15个小班除治质量,共计检查伐桩293个,下发伐桩及枝丫问题整改通报5起,已完成全年任务的41.6% 。二是筑牢森林安全“防火墙”。制作2个短视频,200条横幅,12张宣传海报,在全区各镇街、村社、自然保护地利用LED屏、电视墙、微信公众号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森林防火教育。根据当前森林防火形势研判,开展督查检查5次,针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林业生产用火、旅游用火等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整治,发现问题12处,已全部落实整改。大力推进森林防火数字化进程,新建80个森林防火高空瞭望前端感知系统,全区65万亩森林资源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形成一套高效智能的森林火情识别预警系统。三是织密巡护管控“保护网”。成立余杭区推进杭州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动区发改、财政等34个部门合力管控,协调解决湿地保护工作中涉及项目建设管理主体问题。以林长制为抓手,统筹林业系统监管治理,形成“一盘棋齐抓共管”工作体系。全区共设三级林长407名、林区警长57名,覆盖172个行政村。把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依托区级综合巡查队,对湿地生态安全进行全天巡护管控。自2022年6月实行以来,已实际巡护里程超6.1万公里,发现疑似问题30余个,违法线索48条。今年区域内湿地违法违规问题发现率和整改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三、激活融合发展,“共富之路”再拓宽。一是“点对点”精准推,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区”。大力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科技富民模式,2022年全年完成新建培育0.188万亩、辐射推广0.327万亩、巩固深化0.450万亩,累计新增产值7419.4万元;创建省级“一亩山万元钱”高质量基地2个;建设区级“一亩山万元钱”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全年合作企业或合作社16个, 参与农户数53户,参与培育林农132人次。会同区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竹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全年共举办相关培训20余场,培训林农1500余人次,对早竹笋覆盖栽培、苦竹种植等进行专题培训、现场指导。二是“实打实”大胆建,建设基础设施“新局面”。近三年规划建设10个竹材集中物理分解点,已完成初步选址,每个点位控制7亩林业设施用地及600平方米竹材初级加工用房。其中百丈镇泗溪村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开展投产前的准备工作,黄湖镇赐璧村项目已确定建设地块,正在编制设计方案。自2018年启动骨干林道建设和森林古道修复项目以来,目前修复森林古道6条,达到四级公路标准的骨干林道9条,投入资金达3.3亿元,总计100余公里。三是“链贴链”精心办,打造文旅融合“策源地”。在西部打造生态旅游景区,积极发展森林康养和旅游,创建1个国家森林公园——径山山沟沟国家森林公园,积极开展徒步游、自然教育活动,开辟了百丈好竹艺小镇、双溪竹海漂流、百丈釜托寺竹景、山沟沟竹乡山寨、径山竹林休闲等竹生态旅游景点,竹区综合旅游收入占全区旅游总收入较大比重,依托优美竹林生态资源建设的宾馆、星级农家乐有300余家。其中,长乐林场依托自身自然优势,新增生态教育服务板块,重点打造研学基地,去年以来已经吸引5000余人参加。研学基地创办20多年来,共接待1000多所学校300多万学生,2022年以来创收3300余万元。 

【纠错】
无障碍
搜 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