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交,江西永丰55万亩油茶林硕果累累。在这片被誉为“华东油库”的土地,今年10月底举办了“赣鄱科创荟·2025年第二届油茶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油茶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从“华东油库”到“产业高地”的跨越
永丰雨量充沛、土质偏酸性、丘陵地形排水性好,是油茶生长的理想地之一。承续深厚底蕴,永丰油茶以“四链同建”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全县茶油年产量突破6000吨,综合产值超22亿元,获评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
压实“责任链”。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将油茶任务纳入综合考核体系,建立“周调度、月排名、季通报、年考评”闭环机制。
整合“要素链”。对新造、低改油茶林分档奖补700元、400元,同步落实林地流转、滴灌与套种补贴;创新推出油茶特色保险,配套“油茶贷”“惠林信贷通”等金融产品。依托江西省林权改革试点优势,释放40万亩可流转林地。
构建“利益链”。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成万亩油茶园1个、千亩基地10个、百亩以上大户160余户,带动4万余农户增收。发展林下经济1.3万亩,实现“一块地、多本账”。
完善“产业链”。做强“绿海油脂”“欧公世家”等品牌;引进“黄记油茶”等精深加工项目,推动21家传统榨坊改造升级与39家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扶持油茶加工企业开发茶油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一次产业集体焕新的新图景
本届大会如同一扇窗口,透视出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新图景。
从“经验种植”走向“标准引领”。开幕式上,国家标准《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正式宣贯,标志着油茶种植迈入标准化新阶段。
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创新”。江西省油茶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同期召开联席会,多方专家共聚一堂,为江西油茶产业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从“单一产品”走向“全链开发”。永丰县国家储备林建设千亩红花油茶培育项目、中国农产品数字化交易运营中心永丰油茶交易中心项目双双签约,构建起从“田间”到“云端”的新格局。
藏在山野间的“智慧引擎”
在大会观摩路线中,永丰油茶科技小院成为焦点。这个由永丰县科协、林业局等部门牵头建设的科技平台,也是个国家级油茶科技小院。
这里汇聚多方专家力量,已收集保存65个油茶优良品种,引进全国优良无性系品种50余个,建成省级苗木保障性苗圃2个、采穗圃100亩,年培育优质苗木超200万株,为油茶产业筑牢“种业芯片”。
“我们既攻关关键技术,也为农户提供全周期指导。”永丰油茶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钟秋平介绍,小院构建“科研+推广+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成为连接实验室与田间地头的重要桥梁。
作为大会实地考察点,永丰县坑田镇洲头村油茶低改示范基地成果明显。基地负责人介绍:“过去老油茶林产量低、效益差。在科技小院专家指导下,通过隔行疏伐、行间垦复与水肥菌一体化改造,如今亩产茶油30公斤以上。”(张云长)